2019/5/3-5/4,我去惠州富力萬麗酒店參加了89大區頭馬惠州峰會,這次峰會發生一個標志性的大事,就是89大區從此分為118大區和89大區,我們深圳惠州東莞地區屬于118大區。我曾參加過峰會十次,第一次是09年秋季剛加入頭馬參加深圳峰會,第二次做Sunshine的俱樂部主席參加13年廣州秋季峰會,第三次是作為票務組主席籌備14年春季深圳峰會,后面六次(14年秋季到17年春季,每年兩次)是自己作為大區官員(小區總監,中區總監,大區物流經理)參加,這一次是作為《四招打造職場高競爭力》峰會工作坊嘉賓參加,也是我在頭馬歷史上的標志性事件。
在我看來參加頭馬大區峰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頭到尾看完所有比賽節目工作坊,因為我要賺回門票費。我把他稱為60分全面淺度參與。另一種是選取其中1-2個環節,充分準備深入參與,就像我這次就只參與了大區官員的選舉和主講峰會工作坊,我把他成為90分局部深度參與。這第二種參與讓我覺得不同,甚至收獲更多,也更喜歡第二種。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事情都有兩種參與方式,一種是60分全面淺度參與,比如作為來賓全面參與頭馬會議,自己在臺下欣賞。另一種是選取一點,做會議一到兩個角色充分準備90分局部深度參與。平時我們參與會議做角色也是一樣,比如每次角色,除了正常點評反饋外,每次會議可以找一個點,如肢體語言,眼神接觸可以練習準備到90分,單獨找一個人私下深度點評。
其實把一件事做到60分,稍微付出努力就可以達到,自己覺得很厲害;但把一件事做到90分,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倍于別人的努力,正確的刻意練習方法,甚至還需要有一定的天賦,比如做演講。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就算你很努力,未必可以達到90分,意味著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在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人竭盡全力努力想做到自己領域的90分,比如:
劉家俊:這次參加大區3個比賽,而且獲得不錯的名次,在我看來就是在追求演講的90分
丘神影:這次成功競選大區俱樂部發展總監,在追求頭馬領導力的90分
沈為:這次以半決賽第一名的好成績參加大區英文總決賽,也是在追求英文演講的90分。
在一個領域里60分有太多的人和你競爭,所以資源機會不多;而在一個領域里拿到90分,因為頭部效應,你獲得資源和機會就會多很多。比如AACTP深圳培訓師俱樂部創始主席張家瑞,曾經在2017年獲得我是好講師大賽全國總冠軍,如今創辦瑞言能量學院,開發出商務演講的版權培訓課程,他在頭馬五年,比我時間少了4年,但他不僅刻意練習演講,而且他告訴我精讀過市場上最經典的演講書超過30本,我們一起在培訓師練功堂磨課一天,如今商務演講培訓課程大賣。這就是在一個領域做到90分之后的頭部效應。
其實回想自己在頭馬舞臺上做過上百個備稿演講和三十個工作坊拿到DTM過程中,也曾經參加過五次演講比賽,分別在中區獲得過亞軍季軍,參加過微課大賽,好講師大賽,也分別獲得AACTP華南區亞軍,深圳好講師十強。如果說這些獲得過名次的幾個演講和微課工作坊是90分,那么平時做的演講工作坊也就是60分。但正是這些充分準備反復打磨演講,比賽前一晚半夜瘋狂練習、比賽當天清晨很早就去熟悉比賽舞臺過程中,才決定性意義地提高了自己的演講水平。
自己這次工作坊準備過程也是類似,去惠州之前,曾經在深圳PAT,Leader,CEO,AACTP 深圳區微課大賽都試講過自己的課程。本以為自己覺得差不多了,但5/3到了惠州之后,晚上參加大區官員競選過程中心神不寧,總覺得自己工作坊還有問題沒處理好,就專門找做過大區工作坊的Eddie,Angeltrace請教指點,之后回到酒店準備到深夜兩點,第二天一早6點開始準備直到12點才出酒店吃中餐(可惜錯過世界冠軍的主題工作坊),就餐完后再繼續練習直到下午3點才出現在主講會場。本以為只有80-100人來參加我的工作坊,沒想到現場200+多人如海浪潮水般涌進會場,在PAT等很多朋友的支持下,最后我工作坊順利完成,加我微信人數也超過100人,甚至還獲得商務講課的機會。
人生也是這樣,你是想要獲得60分很安全的人生,還是想獲得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的90分人生呢?也許60分的人生是聰明人,也許想獲得不確定的90分的人生是笨蛋,你是想做哪一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