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同一種境遇的時候,人可以被分為隨遇而安和隨波逐流。
二者并不相同,卻也有幾分相似。
隨遇而安通常是指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夠適應,獲得相應的滿足。
隨波逐流通常是指在不同的環境下,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跟隨別人走。
隨遇而安的人能夠在現有的環境中及時地挖掘出身邊的趣事;隨波逐流的人總是免不了去想別人都在干什么,自己是否落伍了。在周圍環境得不到改變的前提下,二者的心境是大不相同的。
隨遇而安的人做事,看起來毫無章法,讓人覺得不可理喻,但是他們有自己的信念和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面對人力所不能改變的現實,他們會從容不迫地去面對、去發現其中的樂趣,讓自己獲得快樂與安寧。即使最后失敗或者被嘲笑,他們依然安然。
隨波逐流的人做事,總想走在潮流的前線,哪里熱鬧、哪里賺錢哪里就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適可而止者還好,要命的是隨波逐流的同時還貪心不足,股票市場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多少人在其中為他人做著貢獻、讓家人承受困境!他們對成功趨之若騖,對失敗厭惡至極。
隨遇而安最大的好處就是內心安寧,最大的壞處就是“不求上進”。
隨波逐流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動腦”,最大的壞處就是缺乏自我。
不過,我們都是在隨波逐流中逐漸變得隨遇而安,在棱角分明中逐漸學會內斂含蓄,在橫沖直撞中逐漸懂得迂回曲折。
童年時的天真爛漫,少年時的肆無忌憚,青年時的志存高遠,中年時的遠矚高瞻,老年時的含飴弄孫,既是隨波逐流,也是隨遇而安。
不需要苦惱于當前的狀態,只要還有機會改變;不需要絕望于不能改變的事情,只要你還有其他方式努力。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我只需要陪在家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