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說起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大家心目中最為平庸的一個可能就是唐朝的李淵。李淵既幸運、又很不幸地擁有一個極為偉大的繼承者——李世民,李淵完全處于李世民的光輝之下,歷史形象完全被李世民所遮掩,他成了李世民的附庸。李淵能夠起兵創業,幾乎全部來自于李世民的努力,他能夠統一中國,是李世民四處征伐的結果。司馬光蓋棺定論地說:“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崩顪Y本人不過是個庸碌之輩,對內朝政紊亂,對外向突厥稱臣,還錯誤地選擇庸碌無為的李建成為皇太子,差點葬送了大唐的前程,晚年則成為一個毫無實權的太上皇,在軟禁中度過余生。李淵的形象可謂是極差了,絲毫沒有開國之君的氣魄和魅力。
事實果真是這樣嗎?我們先來看下正統的歷史記載。
故事一般從隋煬帝大業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16年說起,隋煬帝已經折騰得差不多了,運河挖完了,行宮建完了,天下巡行的差不多了,三征高麗也結束了,民力被壓榨到了極限,人民的忍耐度也過了極限,天下義兵蜂起,許多人已經稱帝稱王,面對這樣的局面,隋煬帝自暴自棄,帶領群臣、后宮和大軍,前往江都行宮,至死都沒有再回長安。
這一年,年已五十的李淵非常忙碌,他上半年鎮壓了絳郡敬盤陀、柴保昌的起義,下半年又受命在馬邑防御入侵的突厥人。作為回報,他的仕途也頗為順利,從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升任為右驍衛將軍,后來又被任命為太原留守,總攬太原、西河、雁門、馬邑、樓煩這五個郡的軍政大權。
在風雨飄揚時期,李淵絕對是隋煬帝最為稀缺的官員,從大業九年楊玄感首次叛亂開始,李淵就一直在鎮壓各類起義軍上表現出優異的政績,而且他還是皇帝的親戚,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獨孤皇后就是隋煬帝的母親,也就是說李淵和隋煬帝是表兄弟關系,李淵年長三歲,隋煬帝該喊他表哥。盡管如此,隋煬帝在任命李淵為太原留守的同時,還任命了自己的親信虎賁郎將王威和虎牙郎將高君雅作為李淵的副手,名義上是副手,實際任務是監督李淵。
本來,按照這樣的劇情發展,李淵可能會在起義軍的汪洋大海中壯烈殉國,僅僅在史書中留下一行字,無人會去注意。然而,李淵有一個并不甘心于做官二代的兒子,他改變了李淵和整個時代的命運。
李淵和發妻竇氏生了四個兒子,分別叫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和李元吉,大家習慣親切地稱呼他們為大郎、二郎、三郎和四郎。李元霸在大業十年就死掉了,他在后世的民間故事中被神話成了隋唐第一猛將。這時28歲的李建成帶著13歲的李元吉在河東地區做官,只有18歲的李世民陪在李淵身邊。
李二郎看到天下大亂,有澄清天下的遠大志向。他大把撒錢結交各路好漢,在這些好漢中有個關鍵人物,名叫劉文靜,任職晉陽令,晉陽的一把手,晉陽是太原郡的郡治所在。他慧眼識人,認為李世民是劉邦和曹操一類人物,于是他特別注意和李世民搞好關系。
劉文靜和一位職業起義家李密有姻親關系,李密是貴族之后,曾經參加了楊玄感的起義,此時是瓦崗軍的領袖,把中原攪得大亂。劉文靜受此牽連,被關在監獄里。李世民去探視劉文靜,兩人聊起來了天下大勢,在起兵造反、逐鹿中原這一點上一拍即合。劉文靜還在監獄中提出了他的“隆中對”,他說只要進入關中,占領長安,不出半年天下可定。李世民瞞著李淵,開始偷偷部署賓客,因為擔心老爹不會聽從,一直猶豫不敢說。
劉文靜想到了一個說客——李淵的好朋友裴寂,此人任職晉陽宮監,晉陽宮是隋煬帝在太原的行宮,裴寂負責管理這個行宮。李淵和裴寂關系很好,他倆經常整夜在一起喝酒聊天。劉文靜和裴寂關系也不錯,他從監獄出來之后,就引薦李世民和裴寂交往。李世民為了拉攏裴寂,自己掏了幾百萬錢,讓人和裴寂賭博,故意輸了一些給他,裴寂非常高興,從此整天和李世民一起玩,關系越來越好,李世民就把起兵造反的計劃告訴了裴寂,裴寂答應幫忙說服李淵。
大約到了年底,突厥人襲擊了馬邑,李淵派遣武牙郎將高君雅和馬邑太守王仁恭抗擊突厥,結果戰敗了,李淵非常恐懼,擔心朝廷怪罪。
李世民趁此機會和他老爹說:“如今主上無道,百姓窮困不堪,晉陽以外的地方都成了戰場。如果您再拘泥于小節,民間有層出不窮的盜賊,朝廷有嚴刑酷法,我們家早晚要完蛋。不如順應民心,發起義兵,轉禍為福,這正是老天賜予的機會?!崩顪Y聽了之后是什么反應呢?他表現得大為震驚,說:“你怎么能說出這種話來呢,我現在就送你去見官。”然后就拿起紙筆,作勢要寫書面文字上報。李世民慢慢地說:“我觀察天時人事已經這樣了,所以才敢說這種話;如果非要把我送官,我也不敢違抗。”李淵把筆一扔,說:“我哪里忍心把你上報,你不要亂說這些謀逆的話?!?/p>
第二天,李世民又去說服李淵:“如今盜賊一天比一天多,遍布天下,您受朝廷任命剿匪,但是您看這滿地的盜匪能剿得盡嗎?總之,最終免不了獲罪。而且世上的人都說李氏符合圖讖,所以李金才雖然沒有罪,仍然被滅族。假如您能剿滅盜匪,也會陷入功高不賞的窘境,那么就更危險了!只有我昨天說的話可以拯救我們,這是萬全之策,您不要再懷疑了!”李淵嘆了一口氣:“我昨晚考慮你的話考慮了一宿,你說的也大有道理。以后若是破家亡軀是因為你,化家為國也是因為你!”
裴寂也沒有爽約,他用獨特的方法來說服李淵。裴寂把晉陽宮的宮女弄出來陪李淵喝酒,李淵被蒙在鼓里,玩得正嗨,裴寂不緊不慢地說:“你們家二郎偷偷招兵買馬,打算干一番大事業,所以我瞞著你用晉陽宮女來陪你,這可是死罪,咱倆都逃不掉,最好的辦法就是一起造反,我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我看大家都有這個意向,你看如何?”李淵聽說自己玩的是隋煬帝的宮女,嚇出一身冷汗,說:“我兒子的確有這主意,事情已經這樣了,還能怎么辦,就聽你們的吧。”
李淵擔心的事情果真發生了,隋煬帝得到戰敗的消息之后,派遣使者押送李淵和王仁恭前往江都接受懲罰。使者到了之后,李淵被關押到監獄之中,他非??謶?,李世民和劉文靜、裴寂一起勸他:“如今皇帝昏庸,國家大亂,盡忠已經沒有什么用了。和突厥作戰失利,是王仁恭等偏將的責任,朝廷卻怪罪到你,事情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地步,要早定大計。晉陽兵強馬壯,晉陽宮里的物資堆積成山,憑借這些起兵,哪用擔心失敗!代王年紀小,關中豪杰已經起事,都不知道依附于誰,您如果長驅直入,招撫他們,就像探囊取物一樣簡單。為啥因為皇帝派來一個使者,你就老老實實進入大牢,等著被殺害呢?”李淵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秘密下令準備起兵??墒牵诖藭r,隋煬帝派來使者赦免了李淵和王仁恭,恢復他們的舊職,李淵又放棄了造反的想法。
到了這個時候,造反才是唯一出路已經是有識之士的共識,李淵身邊好多人都開始勸他盡早起兵,他又進一步動心了。李淵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還在河東,想等著他們回來再動手。
這么拖沓著,到了大業十三年,劉文靜著急了,他催促裴寂再勸李淵早點動手,裴寂有機會就勸說李淵。李淵終于開始采取實際行動了,他沒有冒然起兵,而是讓劉文靜偽造朝廷敕書,征集太原、西河、雁門、馬邑這幾個地方二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為士兵,年末到涿郡集結攻打高麗。這么一搞,民怨沸騰,巴不得動亂的人就更多了。
在這個時候,有人先動手了。馬邑太守王仁恭有個手下叫劉武周,他是李淵這個陰謀的受益者,他借著民心思亂,發動兵變,殺了王仁恭,聯合突厥人,占領了馬邑、雁門、樓煩,這其中包括皇帝在樓煩的行宮汾陽宮。突厥人冊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劉武周本人也自稱皇帝,改元天興。李淵的地盤就丟失了一半。
李世民因此又再次勸說李淵,李淵召集將佐討論如何對付劉武周。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式,大家一致同意李淵便宜行事,不必事事都去稟報朝廷,王威和高君雅不得已也都贊同這么做。于是李淵命令李世民與劉文靜等人招兵買馬,十多天時間里就招來了上萬人。同時他還秘密派人召回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在長安的女婿柴紹。
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淵招募了這么多的士兵,懷疑李淵有謀反的想法,他們打算在晉祠祈雨時謀害李淵。李淵事先得知了這一消息,他讓李世民夜里在城外埋伏士兵。早上李淵和王威、高君雅一起辦公,劉文靜安排人報告說王威、高君雅串通突厥入侵,于是李淵下令當場抓捕了他們倆。隔了幾日,突厥果真來了數萬人,李淵無力抵御,只好擺出空城計,把所有城門都打開,突厥不知是否有詐,不敢進去,但是李淵派出作戰的士兵都全軍覆沒,突厥也沒有走的意思。李淵只好又出奇策,夜里派軍隊偷偷出城,早上則從其他道路大張旗鼓進城,讓突厥誤以為是援軍。突厥最終還是被這些花招迷惑,在城外逗留了兩天,搶掠一空就去了。突厥的入侵讓大家以為確實是王威、高君雅招來的,李淵正大光明地殺了他們倆,這就算是正式起兵造反了。
而此時,李建成和李元吉還在河東,當他們得知父親起兵時,當地的官府也知道了,他們一路狂奔,在路上碰到了柴紹,一起回了太原。其實河東并非只有他們兄弟倆,還有李淵另外一個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異母弟弟——李智云,他也是14歲,李建成和李元吉沒有帶上他,他被官府押送到長安殺掉了。
以上就是正統記載中李氏一族的起兵過程,可以很明顯看出,在這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是李世民而非李淵。李淵完全沒有起兵自立的想法,在李世民等人反復勸諫之后,仍然一拖再拖,一步三回頭,直到最后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才下決心起兵。無怪乎后人評價他平庸甚至懦弱,簡直可以說他是“父以子貴”了。李世民雖有雄心壯志,但是他年紀小、無資歷、無官職,更無兵權,所以不管他有多焦急,只能寄希望于李淵,最關鍵的實施完全依賴于李淵,如若李淵始終不肯,李世民只能落草為寇,終究會被朝廷剿滅;或者依附于其他勢力,成則為侯,敗則尸骨無存。
一千多年來,我們一直相信這樣的記載,忽視了一位當事人留下的珍貴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