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在一個家庭里,我們需要尊重彼此的想法和意見,當有不一致的想法出現,我們可以討論,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了解這個想法背后的需要。大寶不同意的背后是不是害怕:生了二寶,爸媽就不愛我了,把爸媽搶走了等等。只有化解了大寶的擔憂和恐懼,大寶才會享受成為哥哥的樂趣,也更愿意分享他的快樂。
首先,我想問問自己,我是不是準備好孕育二寶了?如果這個聲音很堅定,因為我想留給大寶最最寶貴的人生財富,不是房子、不是車子,不是票子,而是一輩子的手足情深,我會和大寶提前做一下心理建設!
在聊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內心清楚,大寶可能會有擔憂,可能會反對,也可能是欣喜,都有可能。我會通過繪本,和孩子分享一些手足的故事,比如我們家特別喜歡卡梅拉系列,我們一起讀《我想有個弟弟》這本繪本,每次讀完他都問,我可以有個弟弟嗎?可以嘛?媽媽。我很欣喜,當然可以啊!等我們家都準備好,我們就可以有個小弟弟或小妹妹了。
通過一系列的心理建設,大寶內心慢慢對弟弟妹妹都有了一些期待,我們也可以順理成章孕育這個二寶了。
其次,我們這個家庭是不是做好迎接二寶的準備了。由于大寶是個男孩,對于孕育二寶還是有點緊張的,萬一又是個男孩怎么辦?當我和老公聊這個話題的時候,他其實更多是尊重我的想法。他心里清楚,我們沒有老人幫忙,二寶更多需要我的陪伴,所以支持我的想法。我自己是多子女家庭長大的,雖然小時候打打鬧鬧,但現在真的很享受有兄妹的陪伴。每次過節,放假,我們自然就想到要一起聚聚,全家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有個大事小事,也是想到他們的支持。想到這,我就說,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給他留個伴,這樣真的不孤單。當我們夫妻達成一致,整個家對于新成員的加入都是開放歡迎的,大寶也比較輕松。
當我做好了準備,當我們夫妻做好了準備,我們也相信我們的大寶可以非常興奮的想要迎接他的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