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腳步,輕柔迅捷。轉眼,山巒披綠,樹杈染彩。清明前,是品茶的良節。朋友今天聚至我家,斗茶賞鑒,品茶話茶。
Lily的老公陳先生是行家,知茶懂茶。特意帶來今年新摘的各種新品,親自泡制。竟然都是新貴:宋種單樅,將軍餅普洱,明前龍井,浙江白茶,江蘇碧螺春。Wendy的老公潘偉帶來貴州湄潭翠芽。各色茶湯,白汽升騰,一屋子都是暖香。Lily手機里傳來古箏聲聲,高山明水,涓涓潺流,頓時古境盎然,禪意彌散。大家品著茶,論古說今。
Jessica的老公小中先生是醫藥行家,剛剛從美國出差回來,尚未倒過時差,卻被茶汽熏得精神抖擻,目光如炬。
大家喝得高興,陳先生唯恐我們醉倒。原來茶中的茶多酚和茶堿攝入過多,會導致血糖下降,出現頭暈目眩之狀,俗稱醉茶。陳先生教我自制茶點,佐以茶飲,另有一番風味。聽來制作茶點很簡單:將小西紅柿對半切開口,不斷刀,茶梅去核留肉,切成絲,嵌入小西紅柿的切口處,擺盤上桌即可。下次一定親自試一試。
悠悠的茶情令我回想起今年春節去西雙版納,探尋茶山茶樹茶人的一幕一幕。
春光乍泄,走進賀開山,擁抱曼邁古寨。村寨人好奇的目光和暖暖的春陽交織在一起,投向我們走過的路旁。赤腳的孩童和溫順搖尾的小狗一前一后,不慌不忙。在這里聽友人講述古茶樹的風雨,茶馬古道的歷史,制茶人的理想。一切源于自然,又歸于自然。自然賦予了人們豐富的文化,人們豐富了自然的傳承。這里生態保護得極好,古茶樹完全靠自然生存。多種植被形態,天然而成,并不覺得雜亂,反而十分和諧。千年的古茶樹就在指尖,根壯枝勁。即使冰霜雨雪,也未曾壓倒過他的風采。
大年三十,我們去另一個山頭布朗山探訪老班章,還有老曼峨。來到一片開闊地,眺望遠方,山巒起伏,水庫鑲嵌。我們個個奔跑撒歡,歡呼跳躍。融身在大自然中,深切地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山路崎嶇,雄山峻嶺,陡峭的坡路隨處可見。有一個陡坡,我們的車突然熄火了,一點就往下溜。后面還跟著一輛車,直按喇叭。我們不敢貿然點火,讓后車先行。給前方的同伴打電話救急。他指導我們掛上四輪驅動,我們才得以前行。山路蜿蜒曲折,一路顛簸。這次領略了云南的險山峻嶺,遙想當年的茶馬古道,是多么的艱辛和不易!
突然藍瓦屋頂映入眼簾,明媚靚麗。100多戶村寨藏在深山中。老班章村寨的尊容顯露出來。走過村寨,又是窄糙的石土路,周圍有幾株桃花開得正艷。我們鉆進園子,順坡而下,班章王茶樹就在眼前,歷經百年,古香襲人。奔波了一路,為睹他的尊嚴,也是值得的。
正在回想之際,陳先生新泡的西湖龍井已斟到我的杯中。連忙指扣桌面,以示謝意。手執一杯,越過往事千年。有一陣,大家靜享茶的幽苦回香,茶事,茶仕,無言茶語。
真所謂:“飲茶之所宜者,一無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詠,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賞鑒,十三文僮。”這樣的香茗春光,令人無限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