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二為大家推薦的第1首詩歌《當(dāng)你老了》
我自己朗讀的《當(dāng)你老了》,如果喜歡歡迎關(guān)注。
分享了#不二讀詩#的節(jié)目《許來日方長有幾人來往》:(來自@網(wǎng)易云音樂)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當(dāng)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凄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在頭頂?shù)纳缴纤従忰庵阶樱谝蝗盒切侵虚g隱藏著臉龐。
這是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的著名作品。下面的是袁可嘉先生的譯文。
其實這首詩歌的譯文有很多,但是在諸多的譯文里,不二認(rèn)為袁可嘉先生的譯文是最貼切的。
當(dāng)你褪盡了所有的芳華,感嘆著紅顏多易老的時候,這個人卻還深深的愛著你,一如當(dāng)初。爐火閃耀,愛情輕訴,星星隱藏著臉龐。袁可嘉先生的譯文流暢的表達(dá)了詩人的意思。
你若即若離,我一往情深
葉芝遇到茅德·岡的時候,他只是個23歲的窮酸學(xué)生。而茅德·岡,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演員。她的父親是一位駐愛爾蘭的英軍上校,她繼承著父親留下的大額遺產(chǎn)。她年輕漂亮,身材高挑,而且還熱情的投入到了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中。
這樣的女孩不論在什么時候都是招人喜歡的。
葉芝在第一次遇見她時,就深深的喜歡上了茅德·岡。而這樣的喜歡長久到貫穿葉芝的一生。
葉芝曾這樣描寫第一次遇見茅德·岡時候的場景:“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
葉芝把她比作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在葉芝的心里,茅德·岡的形象是高貴的,是可望不可即的。
葉芝一面渴望與茅德·岡的愛情,一面又膽怯。他認(rèn)為自己是配不上她的,他沒錢,沒名,拿什么讓茅德·岡對他動心呢?
這種自卑在愛情面前是可怕的,有很多人因為自卑錯過了愛情。
雖然葉芝始終保持著對茅德·岡的愛戀,但是僅僅是單方面的愛戀。
后來葉芝在一封茅德·岡給他的信中讀出了茅德·岡對愛情的暗示。于是,葉芝第一時間跑去跟茅德·岡求婚。
可是,茅德·岡對葉芝根本就沒有愛情的意思,拒絕了他。
然后,茅德·岡跟葉芝一直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tài)。
當(dāng)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知道,這種若即若離是最傷人的。一會給你希望,一會又親手掐滅希望。可你喜歡啊,不論循環(huán)多少次這樣的希望和希望破滅你都覺得無所謂。
葉芝就是這樣,他一直在等著,等著茅德·岡回心轉(zhuǎn)意。
不過令人絕望的是,茅德·岡結(jié)婚了,跟一個愛爾蘭軍官結(jié)婚了。
我們可以想象葉芝當(dāng)時有多么的傷心。
我喜歡你,可你對我愛答不理,卻跟另一個人言笑晏晏,還要走入婚姻的殿堂。
可是葉芝還在等,即使自己的意中人已經(jīng)是別人的妻子了。
葉芝52歲,那時候茅德·岡的丈夫去世了,他又向茅德·岡求婚被拒絕,終于斷了這樣的念頭,選擇結(jié)婚。
可是結(jié)婚之后,葉芝還是在掛念著茅德·岡,還經(jīng)常寫信約她出來喝茶。茅德·岡依然是拒絕,即使到了老年
后來,葉芝去世之后,被他喜歡了一輩子的茅德·岡連他的葬禮都沒參加。
原諒我向青春年少的你講述暮年
在對茅德·岡矛盾的愛戀中,葉芝寫下了很多詩。這一首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當(dāng)你老了》是葉芝在向一位青春年少,顧盼生姿的少女講述她的暮年。如果那個少女是你,你會開心嗎?
當(dāng)然不會!
你對一個正在享受著青春大好時光的少女講述暮年,是不解風(fēng)情,是情商極低。
但是,葉芝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有太多人贊頌少女青春的容顏,而葉芝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寫暮年,表現(xiàn)的其實是橫亙一生的愛戀。當(dāng)你老了,有多少人還會繼續(xù)贊頌?zāi)隳兀慷~芝直接表明自己愛的是她的靈魂,即使是她衰老臉上的皺紋。
可是葉芝很悲催,窮其一生想要得到茅德·岡的愛情,換來的卻是她無情的拒絕。
茅德·岡對葉芝的拒絕一生也沒有改變,葉芝對茅德·岡的喜歡亦一生沒有改變。
或許,葉芝從來就沒走到過茅德·岡的心里去。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每個人心里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nèi)心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是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