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有關教育方面的討論很多,從之前全名熱議的高考到中考,再到現如今引爆民眾神經的幼兒托管與教育。是之前討論的中高考問題比較好的解決了嗎?顯然還不是。只是民眾已經無奈的接受了。當年希望有所改革的年青一代已經成立家庭作為長輩時,讓他們默認接受的中高考已經暫時被換成了幼兒教育了。
其實教育的問題從來就不是教育體系的改革問題。中高考教育的核心其實是社會公平問題,民眾希望教育資源和錄取資格能得到起碼得等同權。至于是3還是6還是未知的X,差別能有多大呢?大家都在學,中國人普遍都認可大家都能學好,為什么你學不好。知識無好壞,只是在于學的人。
而幼兒教育的核心是照顧與安全。前兩天看了一篇專家,說我國現階段是強社會。教育體系喜歡迎合民眾口味。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小孩兩歲就天賦異稟,沒表現出來是因為學校沒有教。因為幼兒教育未納入政府義務教育階段,沒有政府的統一科學規劃,市場說話的分量很重。很多幼兒園迎合市場,將大量的邏輯思維知識引入學校,這樣的短平快非常有效果:
“那個幼兒園都教英語啦”
“那個幼兒園小孩都會26字母了”
“我們那個幼兒園好,琴棋書畫詩酒花,這個幼兒園什么都不教,快給你家小孩轉學吧。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啊”
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不得不加入應戰。老師以懂事小孩的教學方式管理小孩,讓小孩知道以完全理性的思維來理解園內的行為規范和做事準則,如果違反了就會有明和暗的處罰。幼師們拿著微薄的薪水扛著生活的重壓,被校長要求,克制著微笑著,哄好每一個用腳投票的家長們。
但是現在面向大眾的幼兒園教育并不是獨立存在的體系。而是在完成幼兒教育之后就直接與九年義務制教育小學完全對接。因此幼兒園教育又給人一種義務教育的感覺, 所以社會關注度極高。社會對幼師的品德和行為性格監管更嚴。社會對幼師的要求既要求他們有像保姆那樣服務小孩的意識,也要有傳統教師的思想境界,而幼兒園的收費水平參照物卻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水平。因此,現在的幼兒園的教育就是在市場化與政府指導的義務教育形式之間尋找一個平衡。不同的經濟狀況和城市發展水平決定的這種平衡偏向哪一邊。其實不管是哪一邊,都脫離了幼兒教育的本質:那就是照顧與簡單的認知這個世界。而現實也讓幼兒教育教給了他們不是認知這個世界,而是認清這個世界。
除了幼兒教育奇葩化之外,現階段還有一個很熱門的教育存在 :那就是駕照培訓。其實駕考培訓不算是一個教育體系,因為只是一個培訓。但是又有很多地方值得幼兒園教育的借鑒。駕考培訓是一個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體系,卻也是一個透明度很低的行業。考過駕照認可一句俗話:駕校虐我千百遍,我待駕校如初戀。被虐的學員們如同得了斯德哥爾摩癥一樣在群里喊著:
老師真棒!
老師辛苦了!
老師教的最好了
駕校的費用隨著交規的不斷升級而不斷上漲。雖然很多人抱怨,卻沒人敢去抱怨教練。因為駕照考試是完全市場化的,上面主要的監管部門是交管局和交警支隊等。駕校和教練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快速讓學員達到交規的要求畢業。費用市場化,目標短平快。雖然也是奇葩,但是真的存在即合理。
在幼兒教育沒有納入國家正式的義務教育體系內,幼兒園按理來說應該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機構,主管部門應該是工商局和安監局。但是社會民眾普遍認為幼兒園承接著正式教育前的工作,甚至有提前啟動正式教育的勢頭。因此現有的幼兒教育正式處于這種不合理的平衡之中。這種平衡還能維持的正式大批有著愛心和耐心的幼師從業人員。可是這種平衡還能維持多久?幼師從業人員也是一個個家庭的成員,也有著個人的生活壓力和理想。如果交給市場,那就完全由市場決定,監管機構主要負責監管安全和衛生執行狀況,并且需規定不得私自將小學入學門檻與幼兒教育體系相掛鉤。如果將其從市場剝離,那就整體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包括幼師從業人員。
希望每一個小孩都能快樂的成長每一天!也希望每一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既能不忘初心奉獻社會又能因此而倉廩充實!
(注:
1 一家之言,僅供相關專業人士參考。
2本文僅討論教育體系與管理的范疇,至于很多家長擔心的可能是安全問題,這是社會與法制話題了。需要城市管理者和社會的共同維護,暫不在此文討論范圍內。
3每一個行業都有一些害群之馬,要看整體素質。幼師與駕校教練那個素質更高呢?應該大家都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