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息,帶萱萱去淘氣堡玩,之前一直不敢爬網袋,今天在我的鼓勵和推動下(主要是推,她有種被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去體驗了一回。
“媽媽先給你做示范……累了可以坐在網袋上,很安全……媽媽相信你可以爬過去,萱萱很勇敢”最后還是以爬三步退一步,順利爬過去了,最后自己高舉雙手慶祝喊Ye~,我跟她一起有點夸張的拍手慶祝,讓她知道并記住自己很勇敢。
慶祝之后,似乎士氣大振,明白了網袋的用途,自己操作得當是不會讓她掉下去的,我鼓勵她嘗試更難的,她獨自爬過第一段就覺得離我有點遠,就有點害怕往回爬了。這回我沒有強迫她接受我的建議。既然知道網袋的用途,下次她還會再嘗試,因為她剛才體會到了戰勝自我的快樂。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 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線,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她還不到2歲。
沒學正面管教之前,或許我會這樣: 為了增加她的體驗我要硬抱她去爬,用我的經驗告訴她沒事~你肯定能爬過去~生拉硬拽也要讓她去試試。好像我在跟她較勁,要證明媽媽是對的,把孩子硬拖過去之后,再對她說: “你看,我說沒事吧!膽子那么小呢?你再去爬一遍!”
這過程中有幾個錯誤1.命令式口吻不尊重孩子 2.沒有發掘孩子行為背后的真實想法 3.沒有提供解決辦法(克服困難的方法) 4.貼標簽 5.過程中沒有正面積極的鼓勵 6.孩子爬過去后依然沒有鼓勵。
這么一件小事,怎么會有這么多問題!因為教育不是一件小事,培養孩子恰好就是從一件件小事去影響她。
去寫一寫你希望孩子長大后成為怎樣的人!!!健康 快樂 自信 自律 好學 獨立 有責任感 有見識 有自己愛好 有創造性 身材勻稱 婚姻幸福等等 …………這可能是我們最普遍的希望吧
再去寫一寫,你對自己的評價關鍵詞。如果要培養出這么美好的孩子,你現在要做哪些改變和引導,那么做著做著,你就變成美好的人了。
90天踐行內化,讓這些積極的想法成為我的慣性思維,那以后我就是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啦!培養孩子同時,也會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