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題目 象堆雪人一樣學習寫作
字數 2000
拿到今天的作業,用專注、練習、思考、尋找四個關鍵詞寫一篇與寫作相關的文章,思考這四個詞時,我腦海里浮現出兒時在遙遠的內蒙古老家和小朋友堆雪人的場景。一時間靈光乍泄——原來寫作和堆雪人有異工同曲之妙啊!
堆雪人和寫作都是創造活動,盡管創造對象一個具體一個抽象,但創造過程都包含練習、思考、尋找、專注這四個元素。你不信?那且聽我細細道來。
1、練習
堆雪人要先把雪一點點堆起來,起初不熟練,雪只是散的一堆,怎么也成不了形,通過觀察小伙伴和不斷練習,知道了先要捏成一個結實點的雪球,放在地上滾,球就越來越大,并且結實不會散。
這不就是刻意練習嘛,也寫作的第一要素。
加入魚苗訓練營已經10多天了,各位老師講的最多的就是先寫起來,魚老師在文章里說,如果你寫不出來,就反復在紙上寫我寫不出、我寫不出。。。慢慢的就寫出來了。魚老師公眾號的好些文章我都讀了,牛魔王老師的《我的日更秘訣》詳細介紹了他每天晨起寫30分鐘,雷打不動堅持30天,由開始可寫800字提升到1500字,之后寫作興趣和能力都產生了飛躍,一年時間已寫了30萬字。
我現在剛開始寫,每篇作業差不多都是憋出來的,練習遠遠不夠。眼前的任務就是要要開始練習每天固定時間寫作,期待30天后能養成習作習慣。加油!
2、思考
雪球滾好后,要把它們按想要塑造的形象堆砌起來,還要用鏟子精雕細琢出神態、動作,描出鼻子眼睛嘴巴,最后還要戴上裝飾物,讓雪人更活潑可愛。這時候,除了手上的動作,更重要的是頭腦里要有具體的形象,我想堆個海綿寶寶,他想堆個機器貓,小朋友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接二連三誕生……
寫作何嘗不是這樣,文章要想有感染力,必須要有精髓、有內涵,必須要有深入思考。
今天我的指導老師猴兒快跑在簡書上發了一篇文章,寫了他最近的心路歷程,題目用了張德芬的那句: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句話他肯定多年前就讀過了,但這次有了新的思考,所以文章也格外打動人心,這不正是他思考的力量。
魚老師也說度過了習慣養成期,就要更多的閱讀和思考,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思想、有靈魂、有感召力。魚老師一本《曾國藩傳》已到第九遍,思考的功力可見一斑,這樣的人豈能不成大V!
群里每天的晨間互動引發了大家集體思考。一個放羊人和拾柴人的故事持續討論了二天,象連續劇,各種觀點互相碰撞,從合作共贏,到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再到打磨第二專業能力等等,經過和伙伴們的碰撞,我對“舍得”的內涵也有了新的感悟。
最近作業寫好后,我都是先發給猴兒老師指導,他幾次問我,你表達的主線是什么?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有些句子是我好容易才想出來的,自認為挺滿意的,但猴兒老師會不留情面地說,想一下這句跟你文章主題有什么關系,沒關系的統統刪掉。好吧,寫作不是簡單的文字詞藻堆砌,一定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我目前讀書還太少、有深度的思考更少,接下來要先把魚老師推薦的書認真讀起來,練習寫作習慣的同時,加入更多的所思、所感。
?3、尋找
雪人堆好后我們互相欣賞點評,并向堆的最好的小伙伴取經。下次下雪時我們還一起玩兒,逐漸的我們堆的雪人越來越漂亮,成為家屬院的一道風景線,連大人們都來欣賞我們的“作品”了。
這象極了練習寫作需要尋找模仿對象,需要尋找合適社群、平臺,有了這些資源的加持,個人的寫作能力才能更快的插上翅膀。
此次參加訓練營算是找到組織了。每次作業,猴兒老師都要溫馨提醒,寫好后他會耐心閱讀并細致點評,點評官初柒老師更是細致入微,每篇都給我積極的肯定和專業的指點,我按她的指導再修改潤色,寫作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在這里我還找到了榜樣。有趣的猴兒老師、最帥的葉楓老師、美麗的婉君和下雪天老師等等。現在我的第一目標就是堅持練習,先實現能寫出猴兒老師式的真情實感,再向更高目標靠近。
我也找到了好書,盧思浩的故事、朱自清的散文、魚老師的干貨文,營養好豐富哦,待我細細消化。
一個人獨行很可能會迷失方向,也容易喪失動力,我幸運找到了你們!
?4、專注
小時候玩堆雪人游戲時,可以玩一整天,沉浸在創造的快樂中忘了周圍所有的存在,小手凍的紅蘿卜似的也全然不覺得冷,通紅的小臉由內向外傳遞著歡喜。
這幾天寫作業,我也享受到了專注帶來的心流體驗。
上周六寫第五篇作業,寫完猴兒老師給了中肯的指導,馬上進行修改,那篇初柒老師給了4分。那個專注的周六下午,明媚的陽光瀉到我的書桌上,心情也同樣明媚。
最近注意力專注于寫作上,思維也更活躍了,有一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醒來后馬上記錄在手機上,晨間互動時分享出來,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辦公室美女中午帶了自做的卷餅和我分享,我把她賢淑能干的品性也記錄了下來,平談的日常一天天鮮活起來了。
專注讓寫作變成一件快樂的事,還帶來了附加紅利,我寫作的觸角伸長了。
怎么樣?我的堆雪人學寫作模型還恰當吧?這就是我目前在學習寫作方面,對練習、思考、尋找、專注這四個詞的思考和感悟。
它們之間沒有先后順序,沒有主次之分,但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學習寫作過程中,它們時而相互交融、互相激發,時而共同進退、彼此成就,就好象DNA雙螺旋鏈上的單元,互為伙伴、一起進化迭代、完成突變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