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岐山縣公安局以深化“平安岐山”建設為主題,認真貫徹落實市公安局“夯實公安基礎”的安排部署,積極推進“社區警務+”戰略,以社區穩定策應全縣社會治安大局穩定,在平安建設中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采取“五+”模式,提升治安管控能力,深化社區警務建設,全力確保轄區安定有序。
一、“人防+技防”——提升治安巡邏防控能力。一是加強實兵巡防。在易發案、多發案部位和人員密集復雜場所開展武裝巡邏震懾和便衣“隱蔽執法”,在老舊小區推行“居民紅袖標巡邏模式”,最大限度壓縮違法犯罪空間。今年以來,通過日常巡邏中共盤查可疑人員860余次,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136人,其中刑事拘留13人、行政拘留59人、強制戒毒28人,社區戒毒21人,新發現吸毒人員15人。二是加強視頻巡防。充分發揮視頻截圖、取證、提供線索的作用,靈活運用公安視頻監控平臺,旅館業視頻監控平臺,對轄區復雜場所、重點路段、重點部位、城區出入口等由社區民警重點監控和調取上報。今年以來,通過視頻監控發現案件線索35條,協查治安案件47起,協破刑事案件58起,有效提升了治安“反哺”刑偵的能力。
二、“排查+調處”——提升化解矛盾糾紛能力。一是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社區民警深入小區、村莊、單位、家庭,重點關注征地拆遷、勞資糾紛、企業改制、醫患糾紛等矛盾易發領域,深入開展不安定因素排查,研判不安定因素的成因及動態,共排查出各類不安定因素113起,比去年同期的65起增加了73.8%。二是建立矛盾糾紛提前介入機制。加強同治安信息員和社區警務輔助力量的社情溝通,第一時間掌握矛盾情況,主動介入、提前調處,將風險化解在基層社區。今年以來,我局共受理信訪案件6起,比去年同期的17起減少了183.3%。
三、“社區+小區”——提升群防群治工作能力。一是健全社區防控組織。依托基層黨組織和居委會、村委會,強化社區防范中的自治功能,充分發揮社區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利用人熟地熟的優勢,發動居民,開展自我防控組織。發展社區社工、在職黨員、大學生村官、流動人口等新型群防群治力量,確立“紅袖標”制度,并建立相應工作報酬和獎勵機制。二是強化小區安防工程建設。今年以來,各警務室對轄區技防情況進行了全面清理,牽頭指導17個小區全面提升了技防、物防水平。同物業公司簽訂了治安防范責任書,進一步規范物業安防制度,社區民警行使監督管理和指導職責,并將結果公諸于眾為業主知悉,從而大幅度提高小區的安全防范水平。
四、“單位+個體”——提升群眾自主防控能力。一是督促指導單位建立健全自防體系。針對轄區企業內部治安保衛的弱化趨勢,社區民警加強指導和督促企業完善巡邏守護、重點部位保衛、治安隱患排查處理等各項治安保衛制度,定期檢查技防設施運行情況。今年以來共走訪企業單位118家次,排查安全隱患39處,指導建立制度、臺賬50余份,新安裝視頻監控24處。二是大力推行“一店一監控工程”。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注意鼓勵個體商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安裝視頻監控或紅外線報警,既能保障個體商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又為偵查破案提供了廣泛的線索來源。
五、“教育+宣傳”——提高居民安防意識技能。加強典型案件的剖析反思,查找治安管控漏洞和薄弱環節,依托警務室,召開警民懇談會,針對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介紹詐騙伎倆和法制常識,教育群眾勿貪小利,避免上當受騙。今年以來,各社區警務室開展的“五進”宣傳活動,累計散發安全防范常識傳單15000余份,先后組織召開行業、場所座談會17場,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增強了群眾自我防范意識和技能。同時,采取發送短信、電視滾動字幕、報紙、微信微博等多種方式不斷鞏固宣傳陣地,擴大宣傳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