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東西文庫)【美】凱文·凱利
凱文·凱利(Kevin Kelly,1952年4月27日~,人們昵稱他為 KK),
他影響了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連線》雜志的總編克里斯·安德森、《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數派報告》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參與創辦了《連線》雜志、創作《失 控》。在創辦《連線》之前,是《全球概覽》雜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喬布斯最喜歡的雜志)的編輯和出版人。1984年,KK發起了第一屆黑客大會(Hackers Conference)。他的文章還出現在《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時代》、《科學》等重量級媒體和雜志上。
《失控》成書于1994年,作者是《連線》雜志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這本書所記述的,是他對當時科技、社會和經濟最前沿的一次漫游,以及借此所窺得的未來圖景。
書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興起或大熱的概念包括:大眾智慧、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敏捷開發、協作、雙贏、共生、共同進化、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等。說它是一本“預言式”的書并不為過。其中必定還隱藏著我們尚未印證或窺破的對未來的“預言”。
以下是部分摘要,相信可以獲得不少啟迪:
未來物品形態
事實上,未來的物質商品,也可以是基于訪問權的,其前提就是物質條件極大豐富。到時候,人們外出并不需要帶手機,隨處可見可以共享的移動通訊設備,只要拿過來輸入你的身份識別,就可以為你所用。
開放的精神
開放是網絡內在的精神;沒有開放,就沒有網絡。但由于網絡上各個局部的發展很不平衡,因此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帶圍墻的“花園”。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封閉恰恰是開放帶來的結果:由于開放,網絡的規模變大;而任何一個大而復雜的系統,內部都不可能是勻質的,必然會出現各種自治的子系統。這些自治的子系統能夠在其內部進行更靈活的調整,從而使得網絡可以更好地包容區域間的不平衡。此外,這些“花園”并非是完全封閉的,它們在不停地與外部環境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換。所以說,封閉是開放中的封閉;開放并不意味著一個勻質、沒有內部邊界的系統。
大公司抄襲論,執行的重要性
至于說到大公司復制創業公司的想法,我的看法是,想法與執行相比,執行更重要。大公司們由于既有的慣性,就算想要復制創業公司的想法,也往往不能有效地執行。如果這種復制真的能夠成功的話,那也說明創業公司未能在執行上勝過大公司。僅有好的想法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執行。
均衡與死亡
“均衡態不僅意味著死亡,它本身就是死亡狀態”
生生不息的生命
復雜系統不會輕易死亡。系統的成員與其整體達成了一種交易。部件們說:“我們愿為整體犧牲,因為作為一個整體的我們大于作為個體的我們的總和。”生命與復雜交織。部件會死,但整體永存。當系統自組織成更復雜的整體,它就加強了自己的生命。不是它的生命長度,而是它的生命力度。它擁有了更多生命力。
咬人的房間
你借用別人的電腦時,就好像你在用他們的牙刷。在你打開朋友的電腦的那一瞬間,你會發現:熟悉的部件,陌生的排列(他們干嘛這樣?);你自以為了解這個地方,卻完全找不到北。似曾熟悉,卻又有它自己的秩序。隨之而來的是恐怖——你在……窺視別人的思想!
強大的反作用力
“我們之所以創造仿生環境來取代自然環境,是因為我們希望環境保持恒常,可以被預測。我們曾經用過一種電腦編輯器,可以讓每個人有不同的界面。于是大家都設置了各自的界面。然后我們發現這個主意很糟糕,因為我們無法使用別人的終端。于是我們又走回老路:一個共享的界面,一個共同的文化。這也正是使我們聚集在一起成為人類的因素之一。
未來公司的形態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公司形態:它們將不斷地演化,直到徹底的網絡化。一個純粹網絡化的公司,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分布式、去中心化、協作以及可適應性。
螞蟻的算法天賦
螞蟻把分布式并行系統摸了個門清。螞蟻既代表了社會組織的歷史,也代表了計算機的未來。一個蟻群也許包含百只萬工蟻和數百只蟻后,它們能建起一座城市,盡管每個個體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覺到其他個體的存在。螞蟻能成群結隊地穿過田野找到上佳食物,仿佛它們就是一只巨大的復眼。它們排成協調的并行行列,穿行在草木之間,并共同使其巢穴保持恒溫,盡管世上從未有任何一只螞蟻知道如何調節溫度。
掌握進化工具
進化作為一種工具,特別適用于以下三件事: ?如何到達你想去而又找不到路的領域; ?如何到達你無法想象的領域; ?如何開辟全新領域;
備注:文中以生物現象、社會規律、心理學活動來描述、驗證、猜測、預言未來科技,現在大部分已經證實,相當傳奇,雖然相當難以閱讀和理解,但是其不少核心觀點讓讀者眼前一亮,改變對未來科技的想法,讓人獸血沸騰,產品人必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