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剁手不再買零食吃,卻是迷戀上了沿街叫賣的紅糖饅頭、白饅頭,和一家開了十幾年面店鋪的餅子。
紅糖饅頭是真紅糖饅頭,沒啥特別的。唯一與早點鋪里的紅糖饅頭的區別:大個,分量足。
餅子,是我呼的。面店鋪的老顧客更喜歡稱之為武大郎。
因為心里作用與價格原因,面店鋪的老顧客給餅子取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理解理解。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把它定義為餅子。
4.5元一個,比大包子、發糕、燒麥貴很多,又沒有鍋盔的餡料。最多有一個口味的餅子,里面摻和了紅糖,其余的都是發面帶味道的餅子。
餅子有多個口味:白味的、甜味的、咸味的、摻和紅糖餡料的,不帶任何葷,主打一個素。
餅子做得很用心,是千層做法,十分費功夫。用量也十分足,一個頂兩個大包子,對于胃口大的人來說,狠狠友好。
剛出鍋的餅子,酥脆軟和,最是適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吃。放冷了,同樣軟和,不發硬硌牙齒,只是沒那么酥脆。可能這就是面店鋪能經營十幾年,仍然受人歡迎的根本原因吧!
各種口味的餅子,我都愛吃,唯獨咸味餅子和玉米餅子分量太瓷實,且面得很,讓我打退堂鼓。
玉米餅子,比壓縮餅干更瓷實,且不含一滴油,吃兩口就能讓人感到飽腹感。4.5元一個,說實話,很劃算。兩個大包子5元錢,肉餡是邊角料做的還算不錯,若是淋巴肉,呵呵,還不如吃玉米餅子。
咸味餅子,比白味餅子面,我吃半個咸味餅子,得配一碗湯,才不至于被噎著。同時,還得配上一碟爽口的泡菜。很適合居家吃,不適合路上邊走邊吃。
為了配這款餅子,不喜歡湊雙十一熱鬧的我,在某寶下單買了一袋黃芪豆漿,并打定主意嘴饞糕點餅干之類的零食就去這家面店鋪買餅子吃。
餅子,只要是老板自己做的,哪怕里面添加了添加劑,也比零食少吧。同樣是花錢,肯定得選擇對身體傷害小的。
有時間,還是自己動手打豆漿吧,買的,先不論啥啥添加劑,就零蔗糖,便能讓你見識到各種甜蜜素的威力。
雖說大環境如此,作為天天為生活的普通人,確實沒必要講究這講究那的。但有選擇且在自己的空余時間與經濟能力承受范圍內,那就選擇做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