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對楊絳先生的了解也就停留在中學課本上她寫的《老王》,印象很深是她對人物入木三分的描繪!
比如她寫老王的瘦削用了個“嵌”字,說他嵌在門框里,說他“直僵僵”的坐著,她寥寥數筆卻把人物寫活了,給人如在目前的感覺!
然后就是知道她是錢鐘書的妻子,她是個大家閨秀,有著名門的氣質卻不擺任何架子,跟錢老相濡以沫,把世界相忘于江湖!
她低調,謙卑,與世無爭,像是靜靜綻放的花,她是民國時期的代表,溫婉美麗的與書相守一生!
我常常在想,她最愛的丈夫,她的杰作“錢圓”都離開了,她獨自在人間又活了二十多年,一方面覺得她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她的心態圓通清透,另外也會想,她是不是也過得比較辛苦,那么摯愛的人都離開了,是什么支撐她活下來的?
也許是她樂觀的性格,也許是她強大到無窮的內心,也許是她看透生死之迷,然而我覺得更多的是民國時代遺留下來的風骨!
有一本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中寫了很多民國的名媛女神,她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范兒,有著堅定的信仰,有著特殊的講究,她們無論在多糟的環境都不愿意失掉做人的尊嚴,對著命運多舛不失淑女俠女的本色,她們堅韌而美麗,相信自由,相信愛,相信自己!
一生所活不過是為了做自己最想要的自己,楊先生一生不在乎名利,把畢生的錢都捐給母校清華大學做獎學金,一心撲在學術上,不去計較學術以外的事情,翻譯,創作筆耕不輟,著作等身!淡泊到如果不是她的噩耗傳來,許多人都忘了她的存在。
她走了,帶著她們那代人身上特有的風骨:奉獻、專注、執著、淡泊!她要與她的摯愛相見去了!留給我們一地的想往!
她的寂靜讓這個喧鬧的世界顯得更喧鬧了!真想拉住她,讓她再留一留,她在,就是一面鏡子,能照見那些浮世的跳梁小丑,讓他們更顯丑惡與庸俗!
然而,我們留與不留她都走了,帶著她的風骨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