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若木菡
攝影:莊生曉M
這里的翠鳥,是指學名普通翠鳥也。
普通翠鳥,普通嗎?
他那靚麗的藍綠色,在天空下張揚而醒目,既像天空最深藍時候的顏色,又像大地森林最綠時候的顏色,還像幽藍的夜空綴著點點星辰時候的顏色。他甚至比約翰.巴勒斯筆下的美洲大陸的藍色知更鳥更美麗,以至于我學習觀鳥以前,一直以為他是我們這一帶唯一色彩艷麗的鳥兒。
他的捕獵技能,有幾鳥能比?他孤獨地、沉默地、靜靜地守候在水邊的巖石、樹樁、樹枝上,專注而優雅地死盯著水面,所謂“守株待兔”。一旦笨“兔兒”游到他的射程內,于是,快如閃電,急似離箭,只見一道翠色弧線,優美地那么上下一忽閃,他早已口含美味,回返樹頭,一只可憐的魚兒又將命喪黃泉。這邊魚兒已下肚,那邊水面的漣漪仍莫名地兀自一圈一圈地越漾越遠。
他還有一種飛行絕技,也沒有幾鳥能比。有時,他會像直升機一樣懸垂空中,以等待小魚、小蝦及其他水生小動物的出現,這種高難度的特技飛行,恐怕只有南美洲熱帶的蜂鳥才能玩此絕技。
所謂普通,應該是指雖然他的種類數量不是很多,但分布卻極為廣泛吧?只要有堰、渠、水塘、湖泊、溪流及紅樹林的地方都能看見他美麗的身影。
盡管如此,我卻從沒想過,作為我們世世代代的老鄰居的他會與我家魚兒有什么關系。
小園有一小小水池,五六年來,一共放了十余次半大魚兒和魚苗進去,鯽魚、鯉魚、草魚、鰱魚都有,而且鯽魚繁殖極快。但是,魚兒總是越來越少,除了有次因下大雨水池缺氧導致大魚一次性全部死亡外,我們只釣過一兩次,它們天天吃放進水里的青草、米糠、麥麩等,對魚鉤上的蚯蚓根本不上當,就像他們知道那是鬼門關一樣,只有四五個魚兒貪吃,結果成為了更貪吃的人類的盤中餐。其他那么多魚兒究竟去了哪兒呢?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附近聽見白鷺嘎嘎嘎的鳴叫聲,傍晚、清晨甚至夜半,后來終于發現了它們從水池里飛起的潔白身影。原來,魚兒減少的罪魁禍首是白鷺!
去年冬天學習觀鳥以后,又一個清晨,我去水池邊觀鳥,那里有小園里的核桃桂花林,有園子外的柏樹、桉樹、構葉樹及雜樹林,一片鳥語歡歌。我正四處窺視之際,突然水池里“咚”的一聲巨響,我以為是烏龜從冬眠中起床了,正納悶之際,只見一只小小的綠色身影從水里飛上了亭子上面的葡萄枯枝,正好端端正正地闖入了我的鏡頭。
但見它藍綠色的背中央一溜亮眼的藍色直披尾羽尾部,尾尖純藍,兩邊后肩嫩黃色,喉部亦嫩黃色,翅膀和短短的尾巴暗藍綠色;藍綠色的翅膀和藍黑色的頭部還均勻地密布著點點亮純藍色,與背中央的亮藍色相呼應;他不僅背部艷麗,他橙棕色的腹部一樣吸人眼球;長長的大嘴上喙黑褐色,下喙暗紅色。
這不是翠鳥嗎?這不是翠鳥嗎?
我全神貫注地從背后一眨不眨地欣賞著他。突然,“咚”,又是一聲,一眨眼它又扎下水去了,想必我家一只可憐的、乖乖的、沒招誰、沒惹誰的魚兒又遭殃了,恍惚間我覺得它棲到了池邊的月季花枝頭,正待悄悄潛過去再細細瞧他,他卻搶先發現了鬼鬼祟祟的我,于是一道綠藍色直線劃過水池上空,飛去了。
它偷吃了我的魚,卻自始至終沒與我打一聲招呼,沒吐一個音符,我只好望著灰蒙蒙的天空中那越來越小的影子干瞪眼!
世界上有這么美麗的賊嗎?
普通翠鳥,體小(15厘米),又叫打漁子、叼魚郎、綠翠子,屬于翠鳥科,我國有記錄的11種。亞種除了分布于我國外,還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至新幾內亞。
現在春天到了,翠鳥也進入了戀愛季節。雄鳥會把捕到的魚兒獻給心儀的姑娘,這樣既能博得姑娘的芳心,又能保證為他生下健壯的寶寶。他們一般每窩生5—7枚蛋,育兒室建在樹洞或土洞中,別的鳥巢里墊的都是羽毛或細草,再不濟也是樹枝,你猜他們墊的什么?他們墊的可是白色的魚骨和魚鱗!
翠鳥爸爸和翠鳥媽媽輪流孵蛋,共同照料孩子。
參考資料:《中國野生鳥類手冊》;
《西羌神韻——綿陽野鳥》,王昌大編著、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