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記者采訪球王貝利,大意是這樣的:
問:“您一生在足球場上進了若干的球,您認為哪一個進球是最漂亮的?”
答:“下一個!”
好一個絕妙的回答,充分體現了球王的虛懷若谷和自我突破......
而對于工作,若提出類似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蜜汁堅信最好的offer永遠是下一個。
然而真是這樣嗎?
① 你就是工作的用戶
對工作這個客體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是最直接的第一手客戶。如何確定這份工作能否滿足自我內心需求,我想最重要的是身為用戶的我們,必須直面兩個問題:
001?我們想要什么樣的工作?
002?為此該如何努力?
《穿Prada的女王》里初入職場的清新女生、單純的菜鳥Andrea Sachs ,機緣巧合來到頂級服裝雜志社給“女王”當助理,雖然歷經每天沒日沒夜地干活,服侍“女王”,稍有差池馬上被罵得狗血淋頭等各種磨難,但她意識到在“女王”手下工作,是讓自己離編輯夢想更進一步的捷徑,而且她深信“假如她能在女王手下順利干完一年,那天底下就沒有她干不了的媒體工作”。
所以Andrea 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得過且過,不為工作而改變自己,到后來主動換上了在時尚圈子里的衣服,完美地完成著她的工作;從自身出發尋找問題的根源最后成為了一個出色的職場與時尚的達人。
盡管Andrea最后發現自己其實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節奏。最后,她離開了“女王”,回歸了愛情與親情。但她的用心付出也換來了女王的親筆推薦信,因為Andrea無論什么堅持還是放棄,都是從內心需求出發——想要成為女王的合格助理,那就咬緊牙關,扛住所有;想要尋回失落的幸福,那就頭發甩甩,大步向前。
工作只是平臺,真正成就你的還是你自己。所以關注自我內心需求,這才是根本,切忌本末倒置!
② 價值由你來創造
若經過正視自己內心需求,確定要在這個崗位上“拋頭顱、灑熱血”,那么請努力創造價值,讓熱血灑得更有意義!
001 最重要的價值從何而來?——抓住用戶核心需求
我想通過工作積攢更多財富,贏得更多尊重,讓自己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要實現這些價值,該怎么做呢?
每個人的精力有限,要做到脫穎而出,就必須在領域內成為佼佼者。因此,你應該選擇那些比較小的領域。寧可過小,也不能大,因為在一個小領域里集中發展更容易。
?
比如工作中,經常需要用到PPT,那么你可以專注PPT領域,成為部門無可替代的PPT高手,同時也可以主動幫助其他部門制作PPT,努力擴大規模,成為全功公司的PPT高手,或者學習和PPT具備關聯性的海報設計,繼而同時成為部門的海報設計牛人。
好PPT和好演講口才更配,所以為了更好地展示你的PPT,你可以選擇和口才能力強的同事合作,開啟雙贏局面。
只有緊盯對用戶來說最重要的價值,并將其發揮到極致(占領小領域-擴大規模-合作式壟斷),就能收獲無與倫比的價值。
002 我可以做得更好嗎?—— 沒法創新就求改進
要提出全新的東西,在哪個領域、哪個時代都是很困難的。
?
如果我們沒有前無古人的創意,不妨想想現有的東西存在什么問題,并想盡辦法去改進。
?
發明洗碗機的人是心疼盤子總被打破的餐廳老板,發明棉簽的人是看不慣妻子只能用牙簽+棉花給孩子掏耳朵的丈夫……
?
在事業上,你不一定要在你從事的領域有所創新,只要你能改進一點點。
在個人管理上,你不一定要和所有的潛在競爭對手完全不同,只要在核心競爭力上比別人多出一點點。
而常常是這一點點,讓你決勝千里。
③ 最好的offer是下一個?你甘心嗎?
主動出擊擔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原地防守又恐“把機會拱手讓給別人”。于是成日在“閉不了嘴,又滾不了蛋”的狀態里混日子的人不在少數。
當看到別人因把握機會而“扶搖直上九萬里”時,會心酸埋汰:“果然下一個offer是最好的,如果當初我也能勇敢一點就好了!”
人生當有清零的智慧與勇氣,然而清零并不代表輕易離職,也可以在現有崗位上定位內心需求后,追求自身價值。
所以若對目前的工作心生倦怠時,不要動不動就拿“最好的offer永遠是下一個”迷惑慫恿自己,而應摸著良心,清醒拷問自己:如果我為下一個offer,放棄現在,我有不甘心嗎?若答案肯定,那不甘心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過緊地擁抱了曾經的光榮,以致沒有多余的手來打拼更美好的未來?還是自己墨守陳規,活在過往,以致沒能意識到已被社會悄悄淘汰?
畢竟再好的工作也有400次想辭職,人生都是現場直播,沒有預演彩排。
如同產品、感情需要經營,工作也一樣。
若你能關注內心需求,追求自我價值,清零過往榮譽,為公司、老板、同事提供價值,自己必定也能從中受益。
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