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極簡主義”概念是在讀研期間。偶然間看到關于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文章,才明白原來精致的生活是回歸到簡約的本質,大道極簡莫不如此。文章中提到了欲望極簡、精神極簡、物質極簡、信息極簡、表達極簡、工作極簡、生活極簡等內容,喬布斯與山下英子就是我們的學習榜樣。
但我認為,當下最重要的是“物質極簡”。因為最先能看到成效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現在有很多酒店與民宿的風格,也是我們可以參照的好例子,不乏極簡主義的啟示意義。
(一)學生時代
趁閱讀后的勵志勁兒,索性給這宿舍窩來次大掃除:①柜子、書架、桌面、鞋架均悉數清空。②所有臟的衣物被罩等放入洗衣機分別清洗,干凈衣物折疊好后放進衣柜,電腦和近期要用的書放在書架,重要文件和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單獨放一個盒子里,鞋面鞋底拭凈后放回鞋架。③桌底、墻角用殺蟲劑噴上一遍,各種臺面用抹布擦干凈,盥洗室用潔廁劑刷凈。④廢紙舊書打包給環衛阿姨,不再穿的舊衣鞋放入愛心回收箱,所有不會用到的零碎小東西、發黃發霉及壞掉的物品、過期藥品和護膚品、空瓶空盒與袋子等統統送入垃圾袋。
曾以為夠簡單平常的學生生活,還是這樣復雜累贅,竟搜羅出幾大袋垃圾和舊物扔掉。當回來開門瞬間,陽光還能照到拖過的地板,發現屬于我的角落是如此“異類”,干凈不忍,個人空間也變得亮敞。因為環境的輕松,心情也變得輕松,學習的心境也就減少了煩惱。
(二)工作階段
從單位宿舍搬進新房。在某寶上找了小貨車,搬運師傅一趟搬到家,我關好門后馬不停蹄開展收納作業。總是存在以后可能用到或秉著節省的想法,積累下很多沒用的東西,它們卻又往往被放在某個角落無人問津。
①有雙穿了一次且今后肯定不再穿的跑鞋,掛某二手交易平臺賣了兩百塊;因經常出差的緣故,健身卡掛網上賣了兩千多;之前在動漫城積累下的幾十個娃娃,以禮物形式分別寄給了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從家里帶來的臘肉臘腸吃不完,也從冰箱里拿出來送給了周邊的鄰居同事和親戚;收拾出三十多件長期放置不穿的衣物,通過某愛心平臺寄給山區真正需要的人。②重要的文件資料證書也是積累得多,全部掃描備份后放置在書柜里,這樣查找電子和實物都方便省時。③久置的廢紙、看過的雜志、壞掉的筆和電器、空酒瓶、發霉筷子、破鞋、包裝袋、發黃的床單和揚塵的被絮、沒有多大意義的物品,統統扔掉,一件不留。就這樣,在繁忙的工作生活里,整個人也變輕了許多。
當有了經濟收入,應該提升生活質量,重視自己的健康。不買氣味大的塑膠制品、不穿靜電強的毛衣、不用揚絮的棉被,等等。逛街購物也選擇必要而且質量較好的東西(貴點沒關系,可以用更久),若好看喜歡而無所用處則沒有必要。家中擺件極少,能充分發揮點綴作用和觀賞價值的一兩件就行了。
另外,順便去醫院拔了一顆智齒。不要怕痛怕失去,敢于斷舍離,就是斷去生活的煩惱,也才會有新的生活態度。
從物質極簡開始改變自己,有助于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迫切的期望上,有助于避免外界的干擾。簡約,是人的一種品質,讓人在物質上有效不浪費,在情感上專注更長久,做好收納和使用,也減輕出門旅行和工作辦事的負重。用點好的,很有必要,也是對顏值與內涵的保養提升。
先以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改變自己的周邊環境,而這個環境首先就是臥室或住房。換而言之,就是先把自己收拾好了再上路。很多本不需要的東西占用了有限的空間,且耗費了銀行卡額度,最終是分散了生活注意力。斷舍離,以正確的方式放棄那些不能帶來效用和價值的物品,一個人的重點和目標就逐漸明晰,從而能夠不盲目和集中精力。
在多明妮克所著的《理想的簡單生活》中提到,“絕大多數的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攜帶了沉重甚至是超重的行李廂”。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不停有人在爆買,也有人斷舍離。希望斷舍離能幫助我們保持初心,認識自己從而獲得屬于自己的風格,同時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