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篇文章今天自然又是心情低落的一天。
低落的原因又是那個原因,在集體中我不愿意講話,一方面我覺得沒有必要講話一方面又覺得是不是自己是不是不會講話,無能?? ?晚上看了奇葩說,發現那些與周圍格格不入的人不是我一個,這種方式是存在的,那我又何必因此苦惱。
這一期實在太精彩("愚人水要不要喝?"),姜思達說到當今人們缺乏對英雄主義的信仰,這是個很可悲的事情。 每個英雄小時候都不會知道自己會成為英雄,但他們一輩子都在堅持著堅持著那份自己的孤單。 聽起來確實很令人感動,我似乎也為自己找到了堅持自己那份孤獨的緣由,但仔細想來若我最后仍是默默無聞,我還會堅持嗎?? 說到底還是那份別人的贊美、歌頌給我堅持的力量。 既然力量從人群中來,自己所認為的那份孤獨又有什么意義呢?
最后還是蔡永康給了我答案,并沒講什么道理、故事,就是非常普通的一句話。他說“我從小就是一個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所以我倒真想體驗下融入到集體里的感受”。 對啊,孤單還不孤單,有人溝通又或無人溝通,這是你生活的一種狀態,這是你的一種選擇,這就是你啊。
又想到了陳老師對公眾們說了無數次的三個字,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