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還記得我嗎?我是您的學生于奇啊……”早上,正準備去上課,接到一個電話,聽到對方自報家門,我仍然一頭霧水:“于奇?”那邊聽到我迷惑的聲音接著說:“老師,你忘了當年每天早晨給我改日記的事兒了?”“早晨?日記?”聽到這兩個關鍵詞,思緒一下子拉回到十幾年前……
那是我畢業的第四個年頭,在一所規模較大的私立中學教書,擔任初二年級兩個班的語文和其中一個班的班主任。一天,級段長找到我說要安排一個學生進我們班。學期中間轉來的學生一般都多少有點問題,本來班里學生已經有107個了,這下可好,直接來了個一百單八將。盡管心里一百二十分的心不甘情不愿,但級段長的面子不能負,只好照單全收。
那個學生就是于奇,看到我露齒一笑,一排潔白的牙齒很是引人注目。嗯,第一印象還不錯,不像是那種流里流氣難以管教的孩子。于奇進班后,很快就淹沒在班級里,除了學習有時不在狀態外,其它沒什么不正常的。我心里正準備松口氣,在一個早自習前的偷偷“偵查”中,意外發現他的課本下面有情況。
等學生們都去操場上早操的時候,我留在教室走到于奇的座位上,拿起課桌上的物理課本,一本小說躍然眼前,一看書名就感覺不是什么好書,拿起隨便翻了幾頁,竟然有許多少兒不宜的內容。我心里暗暗叫苦,怎么收了這樣一個弟子?
我把小說拿走,把物理課本重新放回到課桌上。學生們上操回來我安排他們上早自習,然后把于奇叫到教室外的走廊里。于奇看到我手里的書似乎什么都明白了,對我說:“老師你把書撕了吧,我每天早上都忍不住想看。以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那個學校開除的,來到這里,我想改,可今天早上又沒忍住……”看著于奇誠懇的態度,我竟然沒有發火,心里盤算著怎樣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我想起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處罰學生時常用的三種方式,其中有一種是讓學生寫一份五百字的說明書。于是,我心里便有了想法,讓于奇每天早晨上早操前寫一篇日記,可以寫他內心的想法,或是想對家長、老師說的話,臨上操時拿給我批改。于奇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從此,于奇去上操時都很自覺地把寫好的日記放到講桌上,我針對他寫的內容回答他的疑惑或寫幾句鼓勵他的話,批改完再下去和學生一起上早操。堅持了一段時間,于奇的學習狀態有了明顯變化,我心里也很是欣慰。
在我有點沾沾自喜時,于奇又被我抓到看有少兒不宜內容的小說。這次,我憤怒了,好像一株自己精心培育的花草被人隨意踩踏了一樣地憤怒。我拿著那本小說,生氣地放到了級段長辦公桌上,并把上次的事一并告訴了他。級段長說這事你不用管了我來處理,級段長叫來了于奇的父母,他們了解了情況后,什么也沒說,領著于奇走了。
后來,班里又轉來一個女生。那個女生告訴我于奇轉到了她原來的學校,于奇告訴她我幫他堅持改了30天日記,還說她從來沒有遇到過那樣好的老師。聽了女生的話,有種別樣的滋味涌上心頭。于奇一定知道是我讓他再一次轉學吧,可是他沒有怨恨,只記得我的好。
收回思緒,聽到于奇說周六他的茶館開業,請我參加開業典禮。分別這么多年沒有聯系,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我的聯系方式的。自己當年的小小舉動,讓一個孩子長久銘記,幾多感慨,幾多思緒,“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