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知不覺,回頭看看。那些我走過的路貌似沒有我的印記,當真是輕飄飄的來,又輕輕的走。
? ? ? 孑然一身的人,從滑落母體那一刻起,充滿的是一雙好奇的神情,好奇的窺探整個陌生的環境。
? ? ? ? 呱呱墜地的孩子還不知道在乎美麗,只在乎眼中那些可以飛舞的物體,追逐著它,快快樂樂的,營造出一幅溫馨的畫面。
? ? ? ? 直到有一天,那個孩子在玩耍時,失足直接將臉與地面磨察而過,可孩子堅強的沒有留一滴眼流,甚至害怕父母的呵斥,將傷口一直隱瞞,直到臉上留下了一塊傷痕,那仿佛是一個醒目的標注,無論走到那,總有人問起。至此,那一塊如娘胎中帶來的“胎記”陪伴著孩子十幾年,每一次其他朋友的問起,孩子最先還耐心的解釋說:“那不是胎記,是自己小時候不小心摔傷的”。一遍又一遍的解釋,等到孩子意識到美對一個女孩子的重要性時,她最初依舊能耐心的解釋“那不是胎記,是自己不小心摔傷的,那是我自己不小心摔傷……””最后,最后,每一遍的解釋都撕扯著內心的傷疤,她卻從來不發脾氣,她太懂事以至于認為不知道怎么反駁,甚至是生氣。
? ? ? ? 十幾年里,學到的知識,越是闡述內心善良的重要性,她將以此作為標準,假裝忽視不在乎顏值,可她卻悄悄的留起了劉海,死死的掩蓋著左臉,可臉上的圖案太過于調皮,吹動劉海綻放自己的舞姿,似是在為自己的舞姿進行一番渲染,為此得到她人的關注,她成功了,終于敗露在陽光之下。身邊的同學,同接連不斷的進行詢問,我強忍著微笑解釋“小時候一不小心摔傷的,不是從娘胎里來的”,她聲音越發變小,那張可愛精致的笑臉早已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一頭烏黑靚麗的頭發,她終于找到借口,她伺機逃跑著,內心在哭泣,可沒有一個人能感受能理解她的這種在乎。當積累到了一定的悲痛,轉化為憤怒,爆發的也是那么的急促,她歇息底里的咆哮著,“都說了是小時候一不小心摔的,不是胎記,不是你們說的麻雀斑……”她哭了。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傷痛,這一刻都化作淚水冒出眼角,表達著自己的不滿與不耐煩。
? ? ? ? 意外的過年讓她內心找到了支撐點,走南闖北的親戚帶給了她一個信念,十八歲之后可以進行治療。她如負釋重,心想只要再堅持幾年就好了,到那個時候一定可以抬頭挺胸的將臉展現給大家看,這該死的劉海也可以不再留著,扎著一個馬尾辮,露出一張漂亮的臉蛋。
? ? ? ? 時間過的太漫長,她總是迫不及待的想滿十八歲,那樣就能找回自尊,不用低人一等的生活,自信滿滿的做人。就這樣,她一直等待著,一直等待著,為了雪恥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