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闡述一個事實,我們的日常被微信捆綁得嚴嚴實實。
在網絡從2G到3G再到現在的4G以及WIFI滿天飛的時代,微信就像棵小苗一樣茁壯成長。
電子科技發展迅速,網絡的覆蓋度也越來越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手機的更新換代,我們換手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微信幾乎成為每一臺新手機中必備的軟件之一。手機中可以沒有QQ,但絕不能沒有微信。如今的微信甚至成為很多公司同事之間交流工作用的工具,成為各大微商代購駐扎的根據地,成為各地陌生男子女子之間聯系的紐帶......微信的興起也帶動了新媒體的發展。
活躍在當下的80、90后中使用微信的基數居大。當我們遇見興趣相投的小伙伴,想互相分享微信號交流感情時,假如你說不好意思我沒有微信號,對方一定會詫異這年頭居然還有人不用微信,怕是穿越了或是與社會脫節了。我認為詫異指數等同于有人問你要電話號碼而你卻說對不起我沒有電話號碼。
微信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一直經久不衰的發紅包搶紅包永遠都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朋友圈就更不用多說,我們拿著手機在地球的這邊瀏覽著遠在地球另一邊好友的心情及他們分享的狀態,不得不再次感嘆網絡的神奇,一下將人的距離拉的很近很近。特定的分組功能也解決著很多朋友的煩惱。在我的微信好友中,存在這樣的一類好友。他們樂于分享,在朋友圈中以照片配文的形式分享美食分享旅行分享照片,這當然不失為一種記錄生活的途徑和手段。但在這部分人中存在一類人有這樣的心態,他們會認為假如不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那么這次品嘗美食的過程是不完整的,這次的出游也是不完美的。其實我認為,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很多人早上起床玩手機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查看未讀的消息、未讀的朋友圈和公眾號的推送;晚上睡前也要刷一波微信朋友圈,跟人道晚安后才安心入眠,生怕錯過什么大事。其實我想說,微信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實在太多了,這種影響有利有弊。更甚者很多情侶分手時都是在微信中說的。其實我認為,微信就只是一個載體,一方面聯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成為公司推廣廣告、產品的媒介。線上的交流永遠比不上線下的真情流露。線上的聊天很空洞,看到的只是一串串文字或字符,看不到對方的表情神情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是怎樣的心態。很多時候線上吐槽再多委屈太多都比不上線下好朋友面對面一個大大的擁抱。
既然我們已經被微信捆綁的如此嚴實,我認為要順其自然,調整好自己,以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微信給我們帶來的利和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