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講書人岳蕊。我記得第一次知道《活著》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次去書店,被他的書名吸引,但讀完他,卻是在最近的一周。應該怎么說呢,整本書帶著濃重的壓抑感,對福貴不幸遭遇的同情,但又覺得是那個時代的必然,但我想說的是,福貴是不幸中的萬幸,因為他身邊一直有個人在陪著他,就是他的妻子--家珍。
我想問問在做的女生,如果福貴是你的丈夫,你是否會像家珍一樣,始終陪伴在身邊?家珍是個賣米家的姑娘,而福貴是地主家的富三代,在那個時代應該可以說是門當戶對了。福貴年輕的時候,嗜賭成性,留戀與妓院之中,而家珍并沒有大哭大鬧,相反表現的很平靜,為福貴做了幾個菜,潛意識是在告訴福貴,外面在鮮艷的其實里面都一樣。一個程度上她保留了丈夫的面子,而另一個方面她保留了自己的自尊。
家珍同時也是個善良,深明大義的女人。在糧食缺乏,所有人都因此挨餓的時候,她不顧自己的身子,自己一人去父親家要一口米只為了家中丈夫孩子的溫飽,而面對隊長前來索要大米,她毫不吝嗇即使只有一小把你,她也會給隊長一些,足以見出她的善良。兒子有慶因為給鎮長的媳婦獻血而死,雖然她心中無比的恨,無比的惱,在面對鎮長前來跟丈夫訴苦時,她沒有落井下石,而是說“你不能死,你還欠我們一天命呢。”,可見其善良與深明大義。在丈夫破產之后,家中父親擔心女兒吃苦來接女兒回家,其實無可厚非,原本家珍在婆家就瘦了委屈,現在家道中落,來接女兒回家理所應當。第一映像里,以為家珍不會走的,但另我沒有想到的是,家珍跟父親回家了。我想難道家珍要拋棄自己的丈夫和女兒了嗎?其實不然,在當時那個情況,懷有身孕的家珍跟隨父親回家是最好的選擇。畢竟自己有孕在身,在福貴身邊或許會成為“累贅”。而隨父親回家,可以減輕福貴當時的負擔,又可以為腹中孩子的成長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
如果你被上帝關注,帶給你的不是幸運,而是不幸。這句話可以恰好的反應在福貴身上。年輕時由于自己嗜賭成性,輸掉了家中全部的產業,由此,不幸的一生開始了。但是最幸運的是,在一段時間里他的身邊一直有個好妻子,陪著他走過了許多痛苦的時刻。家珍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時,還在為一家人考慮,她對福貴說“福貴,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看到你們。”一個母親,一個妻子怎么忍心離開自己所愛的人。在家珍最后去世時對福貴說“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么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可見家珍跟福貴的一生是滿足且珍惜的。
家珍就這么靜悄悄的走了,如同平時睡覺那般模樣。或許她在去往天堂的路上,恰巧就遇見了她的一雙兒女,希望天堂沒有饑餓,沒有病痛,沒有一切阻止幸福、平安、健康的惡源,因為那里叫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