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日劇《女王的教室》感受頗深,讓我對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什么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竟少年強,才能國強。現在的家長把孩子都寵到了天上,恨不得把最好的給孩子,更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點點傷,這在老年人的眼中尤其強烈。但這也造成了現在的孩子很脆弱,經不起風雨的拍打。
劇中的女主角阿久津老師是一個有著堅定教學理念的“壞老師”,她可讓那群沒有碰過壁的6年級孩子受盡了折磨:
1.按照學習成績的好壞排座位,成績好的同學優先選擇,成績差的同學最后被迫接受。
2.班級里成績最差的兩名同學擔任代表委員(這可不是個美差)負責中午食堂打飯分飯、照顧小動物、打掃衛生等等各種雜活,簡直就是班級里“好學生”的仆人。
3.考試期間不能上廁所,否則算0分。劇中我們那可愛的和美同學就因為課間沒上廁所,考試的時候一直憋尿疼到流汗。最后堅持不住中途離場,當然考試算作0分,繼續當班級的代表委員。
4.讓同學之間為了一個被偷的錢包相互猜疑甚至大打出手,并對事態的不斷惡化置之不理。
。。。。。。
隨隨便便拿出一條來,我們的家長都要跑到學校吵著鬧著讓校長嚴肅處理這個班主任,讓自己的孩子立即調換班級。
而阿久津老師頂住了壓力,同時這群孩子也在這個“壞老師”不分晝夜的嚴密監視下一點點改變,他們在不斷成長。他們懂得了友情的珍貴,懂得了做錯了事情就要勇敢地去承擔,懂得了不要去逃避勇敢地正面去面對,懂得了團結的重要,懂得了真誠的溝通勝過一味的服從,懂得了學習是想去做的事而不是要去做的事。。。。。。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阿久津真失這個“壞老師”帶來的,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是不是讓你對好老師有了新的定義。現在的很多老師還有我們上學時遇到的那么多的老師都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老師或者即使知道也不敢去做個真正的好老師,因為顧慮太多,不敢把自己當一堵墻,一堵擋在學生前面前的墻。
愿多一些"壞老師"多幾堵墻,讓學生們憑著自己的力量去沖破,受點傷又何妨。天童老師說的好"會不會被認為是好老師都無所謂了,那種事讓10年20年后的孩子們去決定吧"。
最后讓我帶大家來回味一段阿久津老師說過的話,雞湯這碗就夠了: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今后你們會碰到很多很多你們不理解的事情,也會碰到很多很多你們覺得美好的、開心的、不可思議的事物,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人自然地想了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連畜牲都不如,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了解,還能做什么呢。不論如何學習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樣子,那都是騙人的。進了好大學也好,進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