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疼痛的地方讓你堅強
寫疼痛,笑著跟別人說起過往的那些事兒,看著她們瞠目結舌的樣子,我想說:這算啥?身體上的痛總會好起來,心里痛的那些我還沒有說呢......
但是現在我想說的卻是另外一個維度思考的問題。
這兩天跟一位閨蜜聊天說起我的狀態,我說過往的日子里,我在急于想挽回關系的層面做工,又在看到對方鐵了心地遠走的時候情緒崩潰。我好像還有很多東西沒有發泄出來,我心里放不下是因為還有疼痛、還有委屈、還有怨恨、還有覺得不公平、還有認為要理論一番的愿望作祟。
我想這里面會有一個“受害者模式”在撕扯著叫囂著攔阻著我。
比如:“我最初沒想跟你在一起,是你拼命的追求我呀!”
比如:“我一直尊重婚姻的關系,從沒有越雷池一步啊!而你看你都做了什么?”
比如:“你說你不會永遠不會提分手,我才答應嫁給你的。難道你忘記自己的諾言嗎?”
比如:“你說前十幾年我陪你等你長大,后面的日子你做主力,我可以松心快樂生活。而你只走了前十幾年,卻拋下我在半路上孤獨寂寞必須繼續奮斗。”
呵呵,現在看來這些都是關于那個受到傷害的人在質問在譴責的聲音。但這里卻沒有一點自我負責的心態出現哦!
如果換個角度思考,我會怎么說呢?
比如:“我最初沒想跟你在一起,是你拼命的追求我呀!”
我會說:我在決定跟你結婚的時候,我是一個成年人了。我有自主行為能力,我知道你是什么情況還是選擇嫁給你,這是我自己的選擇,與你有關也無關。
比如:“我一直尊重婚姻的關系,從沒有越雷池一步啊!而你看你都做了什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做人處事風格。你所有做的事情一方面是你個人本身的狀態,也是基于我所做的事情的互動結果。兩個人的關系好壞,在每一天日子的流轉里漸漸沉淀下來的東西,不是一方的原因,我自己也有責任。
比如:“你說你不會永遠不會提分手,我才答應嫁給你的。難道你忘記自己的諾言嗎?”
沒有人會站在原地一直不動,人之所以去長大,就是在不斷的行走中尋找方向。多年前你追求的是我這樣的人,多年后你可能會有新的變化,而選擇離開這段關系。我不用承認你對,也不用指責你錯。拋開對錯看,站在人性的弱點上看,可以理解你的想法了。
比如:“你說前十幾年我陪你等你長大,后面的日子你做主力,我可以松心快樂生活。而你只走了前十幾年,卻拋下我在半路上孤獨寂寞必須繼續奮斗。”
每個人一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功課要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命運做全職太太,即便是不用去奮斗的那些全職太太,她們也需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成長。事實上我應該感謝你讓我十幾年一直堅持在事業上成長,這才有了連年獲得國際獎項標準MDRT 達成,站在世界行業最高點看世界的機會。努力是我的選擇,被動的努力看起來是與你關系的狀態,但恰好成全了我的成果。未來的路上我會依然保持工作熱情,繼續學習繼續加油,這不再是為你為一段關系,而是我百分百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的動力!
疼痛,讓我們矯情,讓我們推諉。讓我們迷失方向,讓我們坐在“巨嬰”的床上無法下地行走;
疼痛,讓我們強壯,讓我們成長。讓我們從自我負責角度出發,了解我們的潛力巨大,還有什么是想做的就去做,還有什么想完成的就去實現夢想!
我們自己的人生,跟別人有什么關系呢?要是老公怎么怎么樣我就會怎么怎么樣,要是孩子怎么怎么樣我就怎么怎么樣,要是別人怎么怎么樣我就怎么怎么樣?
Please stop!
如果站在“受害者”角色里面,一味發泄不滿情緒,將無法從表面的事實進階到下一步看到事情的真相。
心靈成長的三個階段:
喚醒,讓自己從舊的模式中睜開眼走出來;療愈,把過往的傷痛鋪開,勇敢地面對現實,積極采取措施進行疏導排解治療;
創造,找到自己的最原始與生俱來的人生動力,找到自己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好好規劃好好,然后開始新的創造。
沒有人是無力的,就看,我們靠在哪里發力。
選擇做受害者角色,就永遠蹲在地上大哭喊自己有多冤,或者站起來大鬧說自己有多氣!
選擇為自己負責,雖然前路坎坷長夜漫漫,我們知道這是自己人生必做的功課。沒有人能替代我們走完一生,有個能陪伴的人就感恩吧,沒有這個人也請勇敢的走下去吧……
因為,人生是你的,路也是你的。歲月是你的,傷痛也是你的。
感謝那些我們說了或沒說出來的傷痛,讓我堅強,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