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成員:MallyHome、dxljy、一本萬利
古典文體作為一種寫作手法,是作者完成一個自然而然的原創交流過程。在作者與讀者的互動過程中,交流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呈現所思所想,需要的是盡情表達,是說得清道得明聽得懂的文體,因此象真理一樣清楚和寫作的四個要素就十分明確地傳達了古典文體的寫作動機。
古典文體應避免破壞性寫作,比如畫蛇添足地說明、解釋,毫無對話感的自嗨、說明的說明,以及影響讀者傾聽、理解、想象的方法,都會令讀者分神、疲于應付,甚至難以理解。再比如元話語,突出了作者的存在感,會使讀者難以投入,有跳戲之感。
古典文體要有一個對話平臺,站在讀者的角度來審視,有作者和讀者都了解的背景,運用雙方熟悉的相關知識;同時,對事物的描述盡量呈現出具象,能夠一目了然的敘述;更重要的是,不能主角一會兒是事物、一會兒是作者,導致讀者頻繁切換視角,甚至是造成視角的混亂。
下面來以古典文體的禁令清單來檢視小組作業:S30E05《譯本比較》
禁令清單:元話語、設路標、緩沖、示弱、職業自戀、陳辭濫調、混淆隱喻、元概念、僵尸名詞、不必要的被動語態。
1. 元話語:文章第1段、第2段第1句、第3段第1句。突出了作者的存在感,或指向文章本身,而不是直入主題,與經典文體的要求不符。
2. “筆者認為”這樣的詞句是類似的問題,按古典文體的定義,突出了作者,并沒有注重事物的描寫,按照文體要求,應當刪除。
3. 作者認為“八個字的長定語”一句中,使用了“定語”這樣的較專業的詞匯,不利于讀者的理解,與古典文體要求不符,可改為“用八個字來形容”。但通過反復比對,仍認為第一種表述更準確。
4. 其他問題,暫時沒有檢查出來。
值得表揚的是:
1. 作者在指出D版問題時,語氣中肯但態度明確。沒有使用“好像、“似乎”等示弱的詞語。
2. 為了便于讀者理解,專門對于中英文語法進行了專業說明。
3. 為呈現出D版的不足,給出了修改意見。
綜上,這是一篇讀者讀來清楚輕松的文章,符合古典文體的表達要求。
古典文體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也無論是小說還是論文,古典文體都能夠忠實地傳達心中所想,其重點在于如何構建共識平臺。比如如果是小說,那么要對時代背景、人物進行傳達,包括對環境、外貌、心理等描寫。具體想要呈現什么,希望達到何種結果,則由作者根據自己的創作需要進行選擇。
古典文體值得寫作者好好學習,如果能掌握敘述的核心—忘我,那么交流就會自然流暢,一切的文字都是為了讀者的理解而服務,將具備以平實的筆觸寫出不平凡文章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