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曉發消息說:下周回來請我吃烤魚。
我說:沒問題。
曉曉說:吃烤魚的時候就想起你了。哈哈,吃完,再和我去德福巷喝酒去。然后有機會在陪我看一場演唱會。
我說:怎么著,準備出家不成。
她說,準備結婚了。
好事好事。
不對啊,和誰啊,沒聽說啊。難不成遇見真愛的了,那么祝福祝福!
她說,想通了,準備明年或者最晚后年結婚。以前每次回去都會因為這是和家里大吵一架,然后氣哄哄的收拾東西離開。這次回去家里什么都沒說,只是叮囑她天冷了,多穿點衣服,在外邊照顧好自己。
她忽然覺得自己不孝順,在外邊奔波了好多年,父母牽腸掛肚的,現在到了結婚的年齡一直拖著不找男朋友,還一直讓父母操心。忽然就理解父母了。
她不想在父母為了自己的事擔心,他們為自己做的已經夠多了,現在唯一的希望幫她找一個靠譜點的人,好好過日子。
她不能再這么自私,只為自己著想,所以想明年,最晚后年結婚。即使不是自己愛的人,只要對自己好,條件好就可以了。一切都是注定的,逃不掉的。
見曉曉那天,她咳肺都要出來了。
她說:今天不準在我面前抽煙,重感冒!今天吃不了烤魚,喝不了酒了。
我說:沒事,請你吃別的,大餐,你隨便點。現在先陪你看場電影,完了吃飯。
曉曉并沒有點什么大餐,兩個人在賽格七樓吃了韓國料理,花了70多RMB。
兩個人聊了很多,聊以前上初中的時候,聊她去西藏玩的經歷,聊她去廈門玩故事,聊的我流口水,都沒去過啊,失敗!
她說:下次回來請你看電影。
我說:中。下次回來感冒一定要好,不然打哭你信不信!然后一塊吃烤魚,一塊去傳說的德福巷裝逼!
只是忽然就心疼這個傻姑娘,明明不愿意,明明內心里還沒有玩夠,卻不得已選擇將就,認識她十幾年了,第一次覺得她這樣的無能為力,只是希望她在準備結婚的這兩年找到一個喜歡的,愿意陪她天涯海角野的人,希望她嫁的是幸福,而不是將就!
將就,你不要打我啊!
到了二十六七這個年紀,其實真的很尷尬,想結婚了卻沒有合適的且自己喜歡的,將就吧,婚姻本就是人生大事,你找的是和自己一輩子相濡以沫的人,而不是找和自己一輩子同床異夢搭伴過日子的人。
家人覺得找一個有房有車,條件還可以的就好,然后好多人擇偶的標準也變成了,有房有車。相親見面的對話也就變成了:你有房嗎,你有車嗎,你一個月收入多少,現在有多少存款?
物質條件固然要滿足,可是一味的去觀察物質條件,而忽略了彼此的精神世界,那么即使物質條件滿足了,精神世界達不到彼此的需求,兩個人走到一起后也會摩擦很多,為了一點點小事就會鬧得不可開交,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如何培育下一代。
有人問我:26了,身邊的朋友一個個慢慢結婚,或者都有對象了,你到底想找一個什么樣的。
我說:隨眼緣的。
然后被嘲諷,呦,你還是外貌協會的。
我說:錯了,錯了。其實所謂的隨眼緣的只是想找一個三觀相近的,大家可以敞開心扉認真聊天,開的起玩笑,不會因為你的愛好獨特或者在她看來奇葩而不屑,彼此獨立,互相鼓勵,共同為了生活而奮斗。
敏感的年齡,忽然就匆忙的結婚的,無非兩種原因,一是遇到了真愛,怕慢了,真愛撒丫子逃了。二是選擇將就了,既然都是菜米油鹽,和誰過不是一輩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難之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或是選擇愛情,或是選擇金錢,或是選擇長相,或是選擇身高,或是選擇身材,或者選擇胸大,或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人,或是選擇喜歡自己的人,每一種選擇都不是錯,只是看清就好了,只要不渣嘴就哦了,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