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久不見!
距離上一次復盤,已經過去了四個月,意味著一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感謝你還沒有離開,也感謝我還沒有放棄。
總結復盤,不僅是為了保持初心,不偏離航道,也是為了打通任督二脈,提高行駛速度。
01 培訓
這四個月的時間,其實我只做了一件事——培訓。
為了完成這件事,年初制定的計劃全被打亂了。這也是為什么每周復盤只做了一次,就沒有下文了。
因為當前時間有限,能力也有限,我不得不暫停所有的計劃,先全力完成培訓。
事實上,圍繞“培訓”這件事,我做了很多事:
12 月至 1 月,參加了我是作者訓練營第七期基礎班的培訓;
2月至3 月,參加了今日頭條情感心理學院第七期培訓;
3月至4 月,參加了我是作者訓練營第十二期點評提高班的培訓;
除此之外,我還聽了湯小小的免費寫作課,彭小六的高效閱讀體驗課,藍歌的免費寫作課,也學了一些頭條百家免費或付費的課,還參加了我是作者訓練營《知識變現》一周的領讀活動,在得到聽了 120 多本書……
除了聽書聽課寫作業之外,我還寫了4個月的家庭日記,70多條微頭條,但寫的文章沒超過……10 篇!
為什么文章寫的這么少?有很多原因,比如時間不夠、速度較慢、心里障礙等,我試著一一去克服,也獲得了一些新的經驗。
因此,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將培訓中學到的方法、經驗、技巧,逐步融入到自己日常的閱讀寫作之中,早日形成自己的方式和風格。
私以為參加這些培訓非常有必要,尤其是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除了自學,也需要上課,這樣可以快速成體系地搭建知識框架,節省很多時間。
雖然當前我暫停了培訓,選擇先停下來好好整理和消化,但是放眼未來,參加培訓將會固定為我計劃的一部分。等到這次消化好,也會再次啟程參加新的培訓。
02 心態
這四個月,隨著新冠肺炎病毒的變化,以及寫文章的壓力,心情起伏非常大,一度焦慮到連續失眠好幾天。
按理來說,我現在應該坐立不安。新冠病毒橫行了三個月,此時此刻,離我們最近,我們的處境也最難。
我們被病毒堵在法國,尚且不知什么時候能回去。這個月結束,工作合同也到期了,如果回不去,一家人的生計也是未知數。
曾經人生的每個重要階段,都會覺得這一次遇到的應該是最大的坎兒了,然而,又總會被下一次的經歷所刷新。
寫文章也是,翻過一座山,才發現前面還有一座更高的山等著我。
之前覺得只要想寫,就能寫。寫了一段之后,寫倦了,每天不知道該寫什么。迷茫一陣之后,突然發現眼睛所見皆可寫,但是要寫好,很難。
如何定義這個“好”呢?語言優美?觀點犀利?立意高深?讀者愛看?十萬加爆款?
因為追求這個“好”字,我反而緊張地寫不出來了。寫什么表達的觀點都差不多,寫來寫去也沒看到進步。看著一些熟悉的作者各種爆款、獲獎,如果說對自己沒有一點失望和懷疑,那是騙人的。
可是,看多了,慢慢才發現,哪有所謂的一夜爆紅,不過都是“蓄謀已久”。
作為零基礎的新手,千萬不要相信“寫作速成”。閱讀寫作這事,比的就是長期積累和練習,沒有辦法速成。所謂的“速成”只是告訴你一些方法和技巧,少走一些彎路。
那些進入新媒體很快就寫得很好的作者,即便沒有新媒體寫作的經驗,之前要么有不錯的文字功底,或者有文字相關的工作經驗,也或者自己已經寫了幾百萬字,而新媒體正好提供了一個平臺讓 ta爆發。
所以,在實現寫好的目標之前,一定會經歷一個較長的摸索期,以及無數個孤獨碼字的夜晚。沒有經歷這些,就想寫出爆文和好文,還言之過早。
這樣磨著磨著,我的心態變得平和了。每一次絕望的時候,我都會想到初一時我作文里寫的那句話“天無絕人之路”。
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索性就先做好手邊的事,寫出能寫的字,其他的交給時間和天意。
03 改名
經過一系列的培訓之后,我對個人品牌的打造有了新的認識,對今后的發展方向也有了新的打算。尤其是和洛帥一對一溝通之后,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這一步步改變和調整,不僅是對新媒體的認知更加深入了,也是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加清楚了。
因此,我又給自己改了名字。雖說寫作的人擁有無數個筆名是很正常的事,但對于我這種QQ昵稱可以用 15 年的人來說,擁有多個名字或者頻繁改名,并不正常。
曾經,用過“她比煙花寂寞”、“唯媚而生”等微信名,我個人覺得這些都是極好的名字,它們代表了我想要獨立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信念,但無奈這些名字表面看來煙火氣太重,容易讓人想入非非,不太適合以后做個人品牌。
這一次,我給自己改了一個更像真實名字的新名字“時歌”,希望自己努力活成一首時光里的歌,也希望自己能筆下生花,譜寫出自己的時光之歌。
但愿改完之后,老朋友們還能認得我是誰。如果可以,希望這是我用的最后一個筆名。
相應地,我也把自己所在的一些自媒體平臺的賬號名稱做了調整:
微信公眾號&簡書“時歌的成長軌跡”:記錄我寫的文章,以及成長的點滴感悟;
頭條號&百家號“時歌的情感空間”:深耕泛情感領域,主要寫觀點文、書評等。
等回國之后,生活安定下來,也會解鎖一個新的方向。至于是什么,以后再揭曉。也歡迎朋友們移步到其他平臺關注我哦。
04 勤奮
無論是做全職媽媽,還是從事自由職業,都需要高度的自律。在我看來,衡量是否自律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勤奮。
要做到怎樣才算勤奮呢?
在公司上班的時候,我加班比別人多,可以為了趕項目熬通宵,為了回郵件早上五點起,當時我以為這樣算勤奮。
但是我對這種狀態還是不滿意,不滿意除了上班是勤奮的,其余的任何方面都是懶惰的。
當我成為全職媽媽,需要面對曾經的懶惰造成的生活貧乏之后,我又對勤奮這件事開始了新一輪的探索。
我花了很長時間思考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如何和孩子磨合習慣,也一度懷疑還是自己太懶。
比如,為了寫作,到底是要晚睡還是早起?到底是要利用整塊時間專心寫作,還是見縫插針利用碎片時間呢?這些問題令我糾結了很久。
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我聽了一些經驗分享,并結合自己的情況,有了新的體會:
如果全職媽媽自己帶娃,孩子還沒有上學,也沒有人幫助帶的話,想做點事不難,但要做點賺錢的事情很難。
但凡涉及到賺錢,就需要你及時響應,以及花費一定的時間,這些都是自己獨自帶娃無法保證的。
例如,要做好自媒體,也是需要保持更新頻率的,一篇文章也許不到五分鐘就讀完了,但是要寫這篇文章,選題、找素材、成文,都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因此,如果是全職媽媽,想做點事情賺錢,就先找個人幫忙帶娃吧,哪怕花錢找個保姆也行。
當然,也有一個人就能搞定所有事情的“狠角色”。這種情況之下,要么把自己搞得很累,要么會犧牲對孩子的高質量陪伴。如果不到萬不得已,完全沒有必要讓自己過得這么慘。
為了寫作,是要晚睡還是早起,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但是長期寫作的人,大多都有早起的習慣。
我的親身感受,晚睡晚起會非常難受,早睡早起會神清氣爽。只是偶爾早起,根本談不上勤奮。但也不必強迫自己每天都要如此,實在起不來,實在不想起,那就休息和放空一下,也未必是壞事。
我也必須接受一天只有 24 個小時,除開一些日常瑣事之外,留給閱讀寫作的時間只有那短短幾個小時。哪怕我把時間擠到極限,也只可能有那么多,再多就只能做取舍。如果無法取舍,除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效率,別無他法。
所以,在我看來,堅持早起,條件反射式地專注和高效完成這個時間要做的事情,形成穩定的節奏。一年里,有90%的時間都能做到,堪稱勤奮。
而我,正在為達到這種勤奮努力著。
05 賺錢
開始寫作的時候,只是因為熱愛。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天賦,也從來沒有正經寫過,所以從來沒想過要通過文字賺錢。
雖然一些平臺開了贊賞功能,也只是因為平臺給了這個功能,每次也就用上,但沒有想過以此賺錢。
結婚、工作等這些人生的大事上,我也從來沒有考慮過錢的因素,一切都是情懷在支撐我。現在想來,當初同學說我活得特別理想主義,是很對的。
現在,我卻不這樣想了,也許正是對新媒體的認識深化,促使我改變了想法。
如果打算從事新媒體寫作,一定要以賺錢為目標,而且最好是什么賺錢寫什么,為什么這樣說呢?
以賺錢為目標,可以督促自身聚焦目標。不會今天想寫這個,明天想寫那個,繞了一圈,什么都沒寫好。
如果你寫的東西可以賺錢,相當于給了自己一個正向反饋,這種外在驅動力會推著你向前走,能夠快速幫你篩選好對你有用的,適合你的方向。
市場需求決定一切,寫作能賺錢的地方,才是有強需求的地方。搞不清楚市場的需求,讀者的需求,寫再多也是浪費時間。
沒有一個人能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時刻都面臨著內在和外在的壓力。有誰可以寫一年,一分錢不掙,還不遭受質疑的?
哪怕身邊的人都鼓勵你,你也會自己懷疑自己,寫了那么多,都有什么價值和意義。有很多人的文學夢,就是這樣被扼殺的。
當然,我也不宣揚“寫作只是為了賺錢”,只賺錢,沒有賦予這個事情更多的意義,時間長了,也不會快樂。尤其在這個熱搜霸屏的時代,寫作者更要講究底線和操守,才能走得長遠。
因此,寫作不只是為了賺錢,但賺錢才能支撐我們一直寫下去。賺錢,也能讓你在遭受質疑時,顯得更有底氣。
對我來說,寫作是夢想,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也把錢賺了,還有比這更完美的事嗎?
在此鄭重立下 flag:今年年底,以錢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決定今后是全職寫作還是兼職寫作。
最后,借用熱播劇《冰糖燉雪梨》里的一句臺詞:夢想本身是不會發光的,會發光的是追夢的你。這一生,很多人傾盡全力,只是為了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愿寫作路上的你我,也能找到那個閃閃發光的自己。
以上,是我這一階段的所思所感,與和我有同等困惑的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