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好書》的第一期,被演員們的精湛演技觸動了,同時也引起了我對《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的興趣。
書名以月亮象征理想,以六便士象征世俗生活,用特定時代背景下一個極端的故事,提出了如何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這個永恒的主題,節目從一場家庭聚會開始。
故事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熱衷于與文化圈子的人交往,兩個孩子健康快樂。按理說,他應該滿足于這種人世的快樂才對,盡管這種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靜。但是,就在他們婚后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去了巴黎,拋棄了在外人看來很好的事業和家庭。
當人們都以為他的出走是因為有外遇的時候,他告訴大家他只是為了畫畫。
斯特里克蘭德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他只是愛好畫畫而已。在外人看來,他簡直瘋了,他的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幾次險些因饑餓和疾病而死。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除了有個蹩腳的畫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
他的生活充滿戲劇性,貧窮,無所謂任何感情,就連布蘭奇的自殺他也覺得沒有任何罪過。后來的他不停的流浪,最后來到了塔西提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
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個土著人做妻子,他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畫。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風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愛塔一直照顧著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身體潰爛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毀了掛滿壁畫的屋子,甚至沒有留下一根木頭。這就是整個故事的概括。
看這一本書的時候,我會覺得斯特里克蘭德是個冷血的人,他不關心任何人,只關心自己能不能畫畫。當理想面對現實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堅定選擇了理想,放棄了當時擁有的一切。
捫心自問,當我們遭遇這樣的抉擇的時候,你會選擇哪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