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正如文章開篇提到的,大家一般認為公正和效率是互相對立、不可兼得的,要么公平優先,要么效率優先。薛兆豐老師通過一個真實發生的馬糞案給了我們不同的啟示。
? ? ? ?這個案子發生在19世紀的美國,案中的原告雇了兩個幫工去撿馬糞,由于撿得太多拿不回去只能把撿到的馬糞放在路邊回去拿車云。由于他們沒有在馬糞上做標記,案中的被告在詢問了巡邏的人得到不知是誰的前提下將馬糞撒到了自己的田里。結果雙方發生爭執,鬧到了法庭。首先,原告和被告都認可馬的主人是馬糞的第一主人,可他將馬糞丟棄在路邊就意味著放棄了對于馬糞的所有權。案件的爭論焦點是原告認為他讓幫工去撿馬糞就是付出了勞動,馬糞應當屬于他;而被告則認為馬糞是掉在地上的,就屬于地上的一部分,而地是公家的,因此馬糞不屬于原告,原告只是讓幫工挪動了馬糞的位置,并沒有改變它的所有權。
? ? ? 薛兆豐老師在文章里并沒有說明法官到底是怎么判決的,而是假設如果這個案件發生在兩個村子里,第一個村子的馬糞最終判給了原告,第二個村子的馬糞最終判給了被告,那么過了50年甚至是100年后,兩個村子會有什么變化?
? ? ? ? 可以預見的是由于第一個村子里的馬糞判給了創造價值的原告,那么村子里的其他人就知道凡事聚集了人類勞動的財富就不能被隨意拿走,也就是說別人的財富是值得尊重和被保護的,那么大家就都會積極的創造財富、積累財富,這個村子里的人就能夠越活越好,村子也能一直維系下去。而另一個村子,由于大家看到你可以隨意拿走他人創造的財富,或者說創造財富的人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去保護自己創造的財富,那么人們就不會再有主動創造財富的積極行了,這個村子在不久的時間里就必然會消亡。
? ? ? ?由此得到的結論是鼓勵人們創造財富,社會才會越來越好。而鼓勵人們創造財富的前提就是確保人們通過公平的勞動創造出來的財富是收到公平的保護的,這樣才能激發人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效率。由此來看,保證效率的前提是公正。
? ? ? ?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未經公正的審判就將人隨隨便便投入監獄,那么人力資本就會受到很大破壞,沒有人會有積極性去積累自己的人力資本,這就造成了低效率的問題。同樣的,如果你隨便拿人家的東西,那就不會有人有積極性去愛護、積累自己的財富,或者為了保護自己的財富,而花了太多的努力。因此,又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公正背后是效率考量。
? ? ? 因此,對于學習經濟學的人來說,從社會長期發展的考量來看,公正和效率其實是一體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