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村在這蹉跎歲月里送走一代又一代人,這里后山的楓樹林到了深秋像火海一樣耀眼,秋風(fēng)蕭瑟后,偶爾會有一個窮酸書生在這羊腸小路走過,看著紅楓感嘆一句:“天涼了,好個秋啊。”
? ? 袁余是從京城過來的,在這個偏遠(yuǎn)小村里可是個稀罕事,他還帶了萬貫家資,這個袁余倒是很精通生財之道,來到烏村后購買田地,與很多大戶有生意往來,銀子越賺越多,在烏村蓋了一棟豪宅。當(dāng)時可是轟動了十里八鄉(xiāng),袁宇的到來并沒有給烏村帶來多大變化,日子依舊在悠悠逝去。
? ? 這個袁財主在做生意歸來途中,在路邊看見一個包裹,下了馬車看見是個嬰孩,頓時起了惻隱之心,抱走了這個可憐的孩子,烏村的人們知道了這事都感嘆真是個好心的財主,時間長了,袁余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是個啞巴,人家都習(xí)慣了叫她啞姐兒,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能看見袁余牽著一個女孩在路邊散步。
? ? 又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年,袁余的一個小妾給他生了一個兒子,這時袁余已經(jīng)過了半百之年,老來得子,當(dāng)然欣喜若狂,袁財主大擺宴席,當(dāng)時赴宴的人們看了都驚嘆,這個袁財主真是了不得,這真是滿漢全席,御用餐具,真是個土皇帝。這個在閣樓上的袁余的小妾也第一次走下了閣樓,銀齒朱唇,月牙眉毛櫻桃口,臉上一抹淡淡的腮紅,袁余一個個的招呼著客人,啞姐兒小手抓著袁余的衣角,跟前跑后,咿咿呀呀的笑著。門外來了一個道人,袁余趕忙抱過兒子給道士看,這個道人看著小公子,輕嘆了一聲:“好面貌,好面貌啊。”袁余聽后內(nèi)心深處很是歡喜,詢問道士:“還請道長給犬子賜名。”道人捻了捻長須,笑道:“正值初秋,公子就叫道秋吧。”“袁道秋,袁道秋,袁道秋。”袁余念了又念,最后一遍或許因為狂喜,念的很是大聲。
? ? 也許是因為有了袁道秋的緣故,家里的長工們再也不把啞姐兒當(dāng)小姐看了,她的地位也淪落到了工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