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梯演講
今天的主題是電梯演講,能說得清楚才表明你能想得清楚。
麥肯錫公司曾經得到過一次沉痛的教訓:該公司曾經為一家重要的大客戶做咨詢。咨詢結束的時候,麥肯錫的項目負責人在電梯間里遇見了對方的董事長,該董事長問麥肯錫的項目負責人:“你能不能說一下現在的結果呢?”由于該項目負責人沒有準備,而且即使有準備,也無法在電梯從30層到1層的30秒鐘內把結果說清楚。最終,麥肯錫失去了這一重要客戶。從此,麥肯錫要求公司員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結果表達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題、直奔結果。麥肯錫認為,一般情況下人們最多記得住一二三,記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歸納在3條以內。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傳甚廣的“30秒鐘電梯理論”或稱“電梯演講”。
之前就聽過關于電梯演講的一個比方。假如,有一天,你在電梯里碰見巴菲特,你怎樣在電梯里這短短的30秒內說服他投資你的項目?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如果突然拋過這個問題來給我的話,我恐怕真的做不到,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這樣從眼前轉瞬即逝。
電梯演講不僅適用于你碰到的短暫的人生機會,也適用于你對領導的匯報,適用于你社交,你的生活,甚至是你對幼兒園里孩子的教育等等……
那么怎樣才能做好電梯演講呢?
讀書。
輸入永遠是足夠廉價又能提高自己的高“性價比”產品。董卿曾說:“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快樂。”
保持閱讀的習慣,當你讀書的番茄數超過了25000個的時候,也就是10000小時的時候,你一定是一個牛人。
和優秀的人共事。
有人說,你的資產等于你身邊最好的五個朋友的資產的平均數。這說明了社交圈的重要性,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是5個乞丐,那你也富裕不到哪里去,相反你最好的朋友是巴菲特,比爾蓋茨,馬云,王健林他們的話,你肯定也是個富豪。舉的這個例子雖然有點極端,但是可以引起我們的思考,這的確不是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