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首先必須承認,我活在一個不可能有自由的地方,軍隊。
這些年,我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出操訓練,按規定走路,按規定穿衣,按規定說話,《紀律條令》《隊列條令》《內務條令》把我每天每時每刻的做與不做與如何做安排的井井有條。
你看我自由嗎?
沒有下班后的咖啡,也沒有午后的紅茶。沒有戀人挽手,沒有說走就走。沒有開車青海湖自駕游,也沒有天涼傍晚啤酒烤肉。
我不自由,我太不自由了。按照自由本應該有的定義評價。
看我的文字的人,你一定在可憐我吧?
二
我過得怎么樣?我的幾篇文章可以看出來,我正好有點時間可以安靜的審視自己的生活和研究一些形而上學,比如這次征文我寫的第一篇關于死亡的思考。
雖然贊不多,但是我真的用心寫了。可是我還不滿足,對于自由這個論題,我必須,我不得不說些什么。
因為我,很羨慕你們的生活。
我不自由,我仍然在好好的活下去。你比我自由,你卻不好好享受。
三
我承認我讀的書并不多,我看過的東西也大部分不是自己親眼所見。但是我想承認我們的社會并不友好。
我認識很多朋友,以前他們在學生時代都很有趣,可是最近幾年,慢慢的改變了,因為他們畢業了,變得有點貪財,有點貪小便宜,有點憤世嫉俗。總之,社會好像是逆境,為了適應,他們在改變自己。他們就是我眼中整個社會所有平凡人的縮影,他們在從自由變得不自由,可能他們沒意識到,可是他們的確不自由了。
每個人都不自由,我們不可以選擇去死,不自由,也可以好好的活著。
突然想起了王小波,其實我不敢說我讀懂王小波老師,更多的是一種似懂非懂,看得見摸不著的感覺。
同樣是面對不自由的生活,格格不入的社會,他可以從頭到尾保持一種很難堅持的“小自由”的感覺。就是那么游離著,漂著,卻和磐石一樣。
四
我改變不了這個社會,我能做的只有不讓這個社會改變我。
但是,生而自由,枷鎖卻無處不在。
重申主題,我的胡言亂語想必讓大家忘記了我是在說,不自由毋寧死是極端的,而不自由仍樂活才是應當推崇和堅持的。
說起枷鎖,突然讓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贖》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 institution alized.
監獄里的高墻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這就是體制化。
我們的社會整個就是一個體制化的城堡,這也是文明的必由之路,廣義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或者每個人都不自由。
正由于人類的文明進程,才讓我們現在的每個人可以坐在這里大喇喇的談論自由和死亡。
我們的自由從來都不是理所應當的!
不自由毋寧死?
我們每個人的自由都是由于特定的社會條件而達成的,如果有一天這些條件消失,我的自由會隨之而去。
這句話,我相信不必讓我去證明,而現在我所做的事情,不論報酬如何,我在這里的每一天都是在保衛全部國人自由的權力,我很自豪,我不自由。
五
其實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是逃避自由的。
人類要想逃避孤獨,就必然要放棄自我,逃避心靈的自由;要保持自我的獨立性,追求自由,那么就必然會陷入孤苦伶仃的無援境地。相對于孤獨的境況,大部分人都更傾向于選擇逃避自由。因此人們需要秩序,需要法規,在這些條條框框地約束下,人們會獲得起碼的安全感,按部就班地活下去。——佛洛姆《逃避自由》
正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布魯克斯一樣,他甚至不惜用傷害同伴的手段來留在監獄中。給了你絕對的自由,有一天你也想要回來吧。
而布魯克斯最終選擇了死亡。
自由和死亡,有時候分外的近。
本想就這《肖申克的救贖》繼續說下去,卻突然大腦停止思考。對于不自由的渴望,我不想再議論,因為我本身渴望自由。
六
我們不自由,如何好好的活呢?
當你還有耐心看到這里的時候,想必你也對“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話有點小小的懷疑吧?如若不然,你可能早早就罵著SB之類的走了,也根本不會點贊。
我身體雖然不自由,可是我從來沒想過,如果我不自由我就要去怎樣怎樣。
我起碼在碼字的這一刻十分的自由,我說著想說的話,我胡思亂想胡言亂語,我把“不自由毋寧死”這樣的很多人的人生信條拿來委婉的批判。而你,現在正在跟著我的文字一起自由的胡思亂想。
這就夠了,不是嗎?
我最開始想把文章的題目定做,假如每天三秒自由,想來也比現在這個文章題目也更加奪人眼球,可是并沒有。為什么?因為,我不想。
我的生活總是在取悅別人,我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取悅自己。
部隊其實也有各種各樣的公眾號征文,我也認真寫過幾次,可是,凡是我用心所為,總是成績平平,凡是我鉆營投機,總是效果斐然。
不自由的寫作,我不要。
我們既然生活在一個不能選擇的枷鎖社會之中,為什么不選擇一次自由自在的旅行?
就像我,我的所有自由的幻想來自于我的書本和我的思考。
而你的自由肯定也在某個小小天地等著你。
不自由,我們也可以好好活著。
最后還是推薦大家多看看《肖申克的救贖》吧,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墻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Here’s where it makes the most sense. You need it so you don"t foget.Foget that there are palce in the world that aren’t made out of stone.That there’s a---there’s a---there’s something inside that’s yours, that.they can’t touch.
這就是意義所在。你需要它,就好像自己不要忘記。忘記世上還有不是用石頭圍起來的地方。忘記自己的內心還有你自己的東西,他們碰不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