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抱怨不好,僅僅看得到問題沒有用,誰都看得到問題,重要的是怎么解決問題,職場中要帶著你的解決方案來談。
媽蛋。
職場之道,可以有很多方式的。再多問題我也可以視而不見,按時上下班按時領工資不就好了嘛,是非曲折與我何干,覺得有問題干嘛要說出來。
有時候抱怨是憋不住了,是看不下去了。說出來是想說,我看到的這些問題你們有看到么,難道我們不要討論一下該怎么辦嗎。這個抱怨對也好,不對也好,都是個人遇到問題了,需要尋求解決。
作為管理者不去嘗試了解和解決問題,而一味指責說抱怨是無意義的,那是管理者的失職。
以上是抱怨+指責。
很多人是為了領工資上班的,有句話叫萬死不辭,就是每天被氣死一萬次都不能辭職。
對我來說工作還是那條海盜船,在同伴需要支持的時候,我要給到我能夠的最大支持。所以我不會能推脫就推脫,能不做就不做。如果有必要,我是可以每天干到兩點+周六日不休這樣連軸轉的。做該做的事情,多花一點時間對我來說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是訴苦,以下將回到抱怨+指責。
純銀在小團隊與摳需求?一文中指出,小團隊的精髓并不是牛逼的程序員,而是對需求的冷靜把控。也就是說最大的浪費,是拼命的做完一些沒意義的東西。所以在上月的會上我說,提需求不講目標,只是羅列功能和頁面,這樣沒法判斷優先級,沒法判斷什么功能該要什么功能不該要。得到的答復是,功能做不做是產品經理要考慮的事情。
好,行。
結果怎么樣,東西做出來,使用方反饋說這個功能步驟太麻煩,那個地方看著不直觀,而一些復雜的設置用的時候其實是統一設置,根本沒必要那么做。
好氣哦。
這些地方做的時候都覺得不對,可是功能不是產品經理決定的么。
既然不說目標不分階段,說所有功能都是必要的,那往后排就是了,一個需求做一個月,反正所有功能都必要,反正一共就那么點人那么點能力。
話可以這么說,事不能這么做。自己理邏輯也好,加班做也好,反正得盡快做個能用的東西出來,然后交付使用,用起來就知道什么功能需要改進,還要增加什么功能了。
這是一件事。
另一件事,首頁改版,周五臨時提的,問什么時候要,說這個比較急,希望下周就能上線。
好,晚上+周末做出來,周二就可以測試了,結果一周過去了,說不上線了。
好。
然后又是改版,臨時提的,也是希望盡快上線。
好,晚上+周末做出來,周六完成測試+上線。
他娘的上了不到一個星期,說轉化率下降,再改回去。
真是氣死了,要原地爆炸。
產品提需求不需要負責任嗎,從來不說目的直接說改這個改那個,然后覺得不對再改回去。
什么叫轉化率下降,怎么下降的,跟改動的相關性在哪里。有沒有點數據分析素養,樣本量這么小,就上線了這么幾天,購買量這么少,多兩個人買轉化率就能翻倍,這種情況下談率有意義嗎。這就好比我問了5個人,4個人說好,不得了,獲得了80%用戶的肯定。
更可氣的是,我自己拉數據看了一下,轉化率還是有升的,完全相反的結論。但是樣本量不足,結論不能成立。
這個事情我后來想了一下,根本性的錯誤在于,改動是要有目的性的。也是就說,你改一個東西,將會如何影響用戶,是需要有說的通的邏輯的,然后去比對變化的這條線上的數據,來判斷是否真的有變化。
直接對比全站轉化率變化這是干什么,變化影響因素太多了,能說明什么問題呢。這就好比我改了網站上一個錯別字,第二周全站轉化率增加一倍,能不能說明是改了錯別字用戶付費意愿增加一倍,肯定是不能的嘛。別的改動也一樣呀,看全站數據依然什么都不能證明。
好了抱怨完了。
還是要想怎么能解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