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我的前半生》這部劇的文章是一撥又一撥,層層解析,全方位多角度細究深挖查漏補缺,自然也少不了吐槽的,我沒時間追劇,但對于這類劇,說真的,那些個逆襲什么的,如果不成功絕對是意外,電視劇,套來套去也就那幾條路,看到網絡上那些文章可勁兒的掰扯此劇,我越發不想看了,管他只應天上有的賀涵,還是人間處處有的白光,抑或被分析的頭頭是道的出軌男陳俊生,其實生活中并不少見,只是生活是真實的,曠日持久的,瑣碎繁雜的,而幾十集電視劇卻是越過真實的謊言,苦難是一時的,只要用心,努力,幸福就能定格到永遠,所以才賺到那么多人的羨慕和向往。卻不知生活中有多少人一直努力,一直與幸福擦肩,原因是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把成功和幸福劃上了等號。
所以被出軌的羅子君必然會事業愛情雙豐收才符合人們眼里的逆襲成功。
有篇文章說到了羅子群,一個掙扎在不幸婚姻里的怨婦,后悔,無奈,絕望卻又不敢離婚,怕被人說是嫌丈夫窮才要離婚的。這樣顧慮重重的女子無論前半生,后半生,都是不幸福的,因為她無法實現自我救贖。
好歹他們結婚還有愛情的成分,而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他不是我生命里對的那個人,依然很輕率地走進了婚姻,我將世事看的過于簡單:能過就過,不能過就分。沒有婚禮,沒有祝福,從最初的一貧如洗到今天,仍然過著沒有質量的生活,二十多年里,觀念不同難以溝通,曾幾次動過離婚的念頭,因為孩子因為他以命相脅,最終優柔寡斷不了了之,還自我安慰:女人就該有犧牲精神,為了兩個女兒,值得的。
這些年里,若沒有文字陪伴,只怕我也淪為怨婦了,無數個孤獨的夜晚,默默地以文字填補著心頭的千瘡百孔。對生活,唯見來路九曲十八彎,不知歸途究竟在何方。
和女兒一次偶然的交流,讓我在茫茫人海中確定了方向,我不要再等待,我要離婚,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大半生已虛度,希望還來得及爭一段歲月傾情過,不要到老了再后悔唏噓:此生蹉跎。
女兒說,在爸爸媽媽冷戰的日子里,家里的氣氛特別壓抑,令她不想待在家里,她選擇外省的大學,也是出于這個原因。
原來我自以為是的付出,根本沒有給孩子們帶來情感上的溫暖;原來家最重要的意義不是她的完整性,而是溫馨輕松的氛圍。
在那一瞬間,挫敗和不值包圍了我,是非對錯都不想再一一贅述了,兩個不合適的人再沒有理由繼續捆綁著過下去了,勉強是對彼此的不負責任。
于是我理所當然的提了離婚,他似乎很是吃驚,不愿接受。他認為自己很顧家,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我沒有理由跟他過不下去。除非我出軌了,他又打又砸,搶去手機,尋找我出軌的證據,并通知親友,然后,威脅恐嚇,甚至拿孩子說事……。
這些反應我都不意外。我理解他的想不通。他不想打破目前現有的已成習慣的生活模式。
一直以來我對他沒有多少要求,有矛盾剛開始那幾年還爭吵,但是他像婦女一樣擅長吵架,一張嘴很刻薄,我只有氣得抹淚的份。后來不想吵架了,就冷戰。每年他都有七八個月去外地打工,剩下的幾個月在一起還常常冷戰,這樣的婚姻,有和沒有真的沒什么不同。哀莫大于心死,不想再偽裝成幸福的樣子了,那經年累月堆積的情緒再不卸載,我會被堵死,被壓死。
朋友說就因為我對他沒什么要求,他才放任自己不思改變。經營婚姻是需要兩個人互相鼓勵彼此督促的。
看來是我不適合婚姻,注定孤獨吧。我希望他能放手,早點達成協議結束這份折磨,協議不成我只能起訴。
總之開弓沒有回頭箭,前半生沒有自我,后半生努力只為自己好好活一回。
對以后的生活,我一點都不膽怯,近十年來帶孩子.上班兩不誤,曾經右手骨裂也沒告訴在外地的他,忍痛堅持洗衣燒飯,兩個女兒的學習,成績好他說像他聰明,成績差了他指責:你是怎么帶孩子的?苦受得,痛忍得,還有什么不能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