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目前呈現高速上升趨勢,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我國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占全國總人數的15.2%,多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而且逐年以驚人的速度由中老年向青壯年擴展。
秋季此類病人不斷增多,有位朋友在不久前剛因為椎間盤問題做了手術,用了人工椎間盤,他覺得腰部還是不舒服.為什么花了這么多錢,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在健康問題上,你的觀念,你的知識,遠遠比你的金錢重要.金錢只代表你有多種選擇的權利,但并不代表你的選擇是對的.
我對這個疾病的觀點,因為這篇文章會圍繞著這個觀點展開.椎間盤之所以突出是因為"椎間盤退行性變".這個詞有點太專業化了,用我們老百姓的話來講就是椎間盤老化了,承受不了身體使用過程中的壓力,出現了變形或是破裂.之所以會老化,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營養供應不足。
什么是腰椎間盤?
腰椎間盤:位于兩個椎體之間,是一個具有流體力學特性的結構,由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三部分構成,其中髓核為中央部分,纖維環為周圍部分,包繞髓核,軟骨板為上、下部分,直接與椎體骨組織相連,整個腰椎間盤的厚度為8mm~10mm。
髓核:為一粘性透明膠狀物質,約占椎間盤橫斷面的50%~60%。在兒童時期髓核與纖維環分界明顯,但進入老年時期髓核水分減少,膠原增粗,纖維環與髓核分界不明顯,被包繞在纖維環中通過形變將椎體傳來的壓力放射狀散開。
纖維環:分為外、中、內三層,外層由膠原纖維帶組成,內層由纖維軟骨帶組成,纖維環的前側部分和兩側部分最后,幾乎等于后側部分的兩倍,后側部分最薄,但一般也有1-2層纖維,纖維環斜行緊密分層排列,包圍髓核,構成椎間盤的外圍部分
20歲以前腰椎間盤有血管分布,其后逐漸消失其水分含量也逐年降低,胎兒時纖維環和髓核的水分含量分別為80%和90%。30歲時分別降至60%和75%。
什么是腰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原因:
腰椎間盤纖維環在后外側較為薄弱,后縱韌帶在脊柱的全長中都無間斷,但自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后縱韌帶漸漸變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間,寬度只等于原來的一半,腰骶部是承受動、靜力最大的部分,故后縱韌帶的變窄,造成了自然性結構方面的弱點,髓核易向后方兩側突出。
發生本病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變或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外因則有損傷、勞累以及受寒著涼等。
椎間盤缺乏血液的供給,修復能力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由于負重和脊柱運動,椎間盤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因此容易發生萎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變化,這是本質發生的主要因素。
不良習慣永遠是健康的天敵,據數據顯示,由于各種不良習慣或者工作環境因素,加速自身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從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①姿勢體位:姿勢和體位長久不變,即可成為累積性損傷,特別是長期處于不良姿勢更容易誘發椎間盤突出。
②意外創傷:也許沒有引起骨骼損傷,但受傷的肌肉會使髓核長時期不能得到正常補給,影響纖維環的營養供應。
③寒濕侵襲:寒冷、潮濕會引起血管收縮、肌肉痙攣,導致椎間盤內壓增加。
④負重不當:突然的負荷增加,尤其是在快速轉動或彎曲的動作時,椎間盤會承受巨大的扭轉力,最容易引起纖維環破裂。
⑤酗酒吸煙:椎間盤的營養依靠周圍血管提供,而長期吸煙、酗酒對血液運輸質量下降,椎間盤養分不足,椎間盤退行性變加速。
總結:椎間盤從出生到我們走向生命的終點始終處在一個脫水的過程,也就是說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椎間盤的含水量是越來越少的.水與循環相關,水與營養代謝相關,缺水就會造成椎間盤的老化,營養供應易不足,損傷不易修復.椎間盤不是單獨存在的,它的上下有椎骨,前后左右有韌帶.因為后縱韌帶的特點,加上我們的習慣彎腰干活的時候比較多,所以椎間盤易向后突出.外因加內因共同作用在一起,讓我們腰椎間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腰椎間盤突出的分型:
1.膨隆型
纖維環部分破裂,而表層尚完整,此時髓核因壓力而向椎管內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這一類型經保守治療大多可緩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僅有后縱韌帶或一層纖維膜覆蓋,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狀,常需手術治療。
3.脫垂游離型
破裂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或碎塊脫入椎管內或完全游離。此型不單可引起神經根癥狀,還容易導致馬尾神經癥狀,非手術治療往往無效。
4.Schmorl結節
髓核經上下終板軟骨的裂隙進入椎體松質骨內,一般僅有腰痛,無神經根癥狀,多不需要手術治療。
前段時間,診所來了一個腰椎間盤突出的年青人.他跟我講,每次痛他都會去按摩,效果很好.直到這次按摩效果不好,才來我這里咨詢.我想說,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先診斷清楚,因為不同類型療法不同.在四型里,可能只有膨出型,也就是第一型可以在熟練理療醫師的幫助下進行按摩理療.
在我進行營養咨詢的過程中,首先我就要判斷患者是那一種類型.第三型是我最怕看到的,因為實在是太嚴重,真的很痛苦.其它的可以嘗試保守治療,配合營養調理.
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人可因年齡、性別、患病時間及突出物的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出各種各樣的臨床癥狀,常見臨床表現如下:
(1)腰部疼痛
多數患者有數周或數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復腰痛發作史。腰痛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影響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癥狀減輕,咳嗽、噴嚏或大便時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劇。
(2)下肢放射痛
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常在腰痛消失或減輕時出現。疼痛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亞大腿后側、小腿外側,有的可發展到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影響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則在馬尾神經癥狀,雙側突出則放射可能為雙側性或交替性。
(3)腰部活動障礙
腰部活動在各方面均受影響,尤以后伸障礙為明顯。少數患者在前屈時明顯受限。
(4)脊柱側彎
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側彎。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經根的關系。
(5) 主觀麻木感
病程較長者,常有主觀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
(6)患肢溫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覺發涼,客觀檢查,患肢溫度較健側降低;有的足背動脈搏動亦較弱,這是由于交感神經受刺激所致。須與栓塞性動脈炎相鑒別。
(7)馬尾神經癥狀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臨床上少見。
腰椎間盤突出日常注意事項
腰椎間盤突出預防重于治療,這是一個得了之后恢復起來就很困難的疾病.無論是治療或是調理.
那么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注意生活習慣呢?
不要長期彎腰
如某些工作需要長期彎腰用力的,如木工刨木、農民鋤地等,在這些工作中,腰椎間盤承受壓力較一般站立時增大一倍以上!如從井中彎腰提水時,腰部壓力可增高5倍!因此,長期彎腰工作的腰背痛發病率高,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亦高。
不要長期久坐
腰椎處于后彎狀態,腰部肌肉韌帶均處在緊張狀態,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增大10倍!腰肌和腰部韌帶的長期緊張,就會出現慢性的勞損,對腰部的穩定性和保護性下降,同時,久坐后腰椎間盤的超負荷造成腰椎間盤退變,就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因此堅持工間操或工作時間變換體位很有意義,我們可以每坐20~30分鐘就站立一下、走動一下,養成良好的習慣。
不要使用爆發力
腰椎間盤組織處在兩個腰椎之間,承受著腰椎的壓力和運動。如果突然承受超負荷爆發力,就容易使椎間盤損傷。因此,我們在進行用力之前,應先活動一下腰部,緩慢用力。比如搬抬重物,先做好準備姿勢,不要突然用力。特別是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時候,爆發力容易撕裂本來穩定的腰椎間盤纖維環傷口,加重病情。
不要劇烈運動,避免外傷
有患腰椎間盤突出者,禁止任何球類運動和單側運動。劇烈運動同樣會使腰椎間盤突出者破裂的纖維環傷口撕裂,加重突出。特別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急性期,神經由于髓核的壓迫刺激出現水腫和無菌性炎癥,劇烈運動會加劇突出物對神經的摩擦刺激,不利于神經水腫和炎癥的消退。所以,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禁止劇烈運動。
不要睡軟床
我們正常脊柱有一個“S”形的生理彎曲度,睡覺的時候姿勢不好、枕頭過高、床墊過軟,均不利于脊柱的生理彎曲度,使腰肌緊張,僵硬,血液循環不暢,不利于腰椎間盤突出康復。
不要貪涼
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會正常神經水腫和發炎,腰背部肌肉緊張,整個腰部血液循環下降,神經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強。冷空氣的刺激不利于腰部血液流通,刺激神經而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癥狀,使疼痛加重。所以我們腰使腰部防寒保暖,并且可以進行腰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緩解疼痛癥狀。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由于腰椎間盤突出后對神經的壓迫刺激,使神經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強,對食物中的生冷、煙酒等刺激性一樣敏感,對緩解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不利,要盡量避免要彎腰揀東西和提重物
腰椎間盤在上下兩個椎體間,處于前寬后窄狀態,突然彎腰揀東西不利于腰椎間盤回納。搬提重物常會單側身體用力,也不利于腰椎間盤,所以要避免,揀東西時候應該先蹲下。
營養食品調理:
椎間盤退行性變,從開篇我就說了,它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癥的最根本原因.我們羅列的其它因素,歸根結底是因為它的彈性,它的韌性,它的堅固程度不夠造成的.
現在醫學上的保守治療方法,活血,牽引,止痛等等方法,沒有一個方法是讓椎間盤恢復彈性的.治療椎間盤突出癥最重要的就是恢復椎間盤的彈性,讓它重新變得堅固起來.所以補充營養,促進局部循環,讓椎間盤恢復青春活力才是解決之道.
當然營養療法,我們一定要用營養食品.只有營養食品才能準確,足量,及時,安全,高效的補充椎間盤所需要的營養.
寶健牌磷脂維生素E10粒/次 2~3次/日 (促循環)
寶健牌靈動胺糖鈣膠囊6粒/次 2次/日
寶萃健膠原蛋白固體飲料 1支/次 3次/日
寶健乳鈣咀嚼片 2粒/次 3次/日 (以上三種,補充椎間盤所需要的營養)
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