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自強的個人悲傷》,剛開始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還以為作者的名字叫做涂自強,尷尬了。
小說的主人公就叫做涂自強,涂就是徒勞,他從小一路艱辛奮斗,在偏遠的山村長大,一心想要靠著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做到了,他成功的考上大學,出了那個小山村。
他是樂觀的,認為自己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好人,外面的世界是無比光鮮的。可是當他遇到那個同樣和他貧苦的女孩,兩個人想要看黃鶴樓,卻負擔不起門票時,他意識到,有錢真的是不一樣的。當然,最后那個女孩坐上了豪車,一去不復返,他知道了,人,有各種追求。就像現在很多大學也是,學校門口總是有一輛輛的豪車來接那些打扮入時的女孩子,當然不排除她們自己的家里有豪車這個可能。人各有志,但是這種被物化了的觀念真的是不能茍同。
后來他想接著考研,向更高的人生奮斗,有實力的他因為父親的突然去世沒能參加考研,夢想就這樣的被耽擱了。進入社會之后,沒有任何社會背景的他只能每個月掙著微薄的工資,出去日常開銷,真的就什么也不剩下了。勞累辛苦幾年,發現自己得了癌癥,他將自己的母親托付給寺廟,接著就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再遇見過他。
這個人物的命運是很悲慘的,他說:“我從沒指望過這個世界上會有一個公平的地方?!彼Φ南肴樽约旱拿\奮斗,從未松懈,卻也從未得到。這個世道,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他的消失,根本就沒有人管他的在與不在?;蛘哒f他渺小到人們根本就不可能去記得他。
這不只是他個人的悲傷,這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傷,小說的創作背景時間和我們這個年代幾乎是同步的。畢了業之后我們也會面臨這個問題。每年的大學畢業生都在向社會不斷的輸出,大街上隨便拎出一個就是大學生。如果家里沒權沒錢,我們都要從底層奮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個叢林生存法則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我們該用什么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知識算是一個好的路子??墒怯帜軓亩啻蟮某潭壬细淖兾覀兊拿\呢?
貧窮帶給了我們什么?是沒有那些入時的物質;是從骨子里就充滿了自卑;更多的人是真自卑,假自尊。我們缺乏幽默感,因為心里永遠都有自己的事情,永遠都忙不過來,幽默感是需要心閑的,心閑了,幽默才能從時間的縫隙中生長出來。我們一直在世界很低的地方看著處于高層的人們,然后低頭看看自己,還是繼續微末如塵埃。這是這個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這個時代的帶給我們的悲傷。
哈爾濱大雪,我在路上堵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了當家教的地方,當接下課時費的時候,我有那么一瞬間的恍惚,就一張紅紅的紙,卻是我們這些小人物這一輩子都要奮斗的東西。有些可悲呢。這么努力的奮斗不是因為崇高的上進心,更多的是對生存的欲望。我們無法脫離世俗。
然而我們還是要繼續的奮斗,為自己生活奔波不是么?
還是繼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