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這本書揭示了什么?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作者定義只有能夠改變行動的信息才是知識。但《好好學習》這本書中分享了一個概念,臨界知識。什么是臨界知識,臨界知識指的就是知識積累到一定的臨界值并突破,就能產生知識的裂變,對我們的生活進行指導。
本段解決了什么問題?
利用二八原則找到人脈中的價值
R:原文
I:說了什么
我覺得,二八法則、冪律分布、頭部效應這三個概念大致描述的是同一個意思。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屬于這一類,比如排名最靠前的20%的公眾號吸引力80%的粉絲,20%的富人擁有80%的財富,前20%的企業占有80%的市場份額等等。
? ? 20%的人脈帶來80%的價值。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 羅納德波特(Ronald Burt)研究發現,人脈關系中20%的非重復關系在獲取信息方面發揮著80%的作用。這意味著,那20%和我們不在同一個圈子、掌握著不同信息和資源的人脈,是我們需要重點去打理的。為什么?因為擁有更多跨領域的重要人脈,就能夠調動更多的資源解決問題;有了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能夠吸引更多的人與你合作,從而形成正向循環。
A:拆為己用
怎么才能和不同圈子的人脈中心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分享彼此的信息和資源呢?
? ? 書中給出了一些建議,投入時間和精力與對方進行一對一的深入交流,建立彼此間的信任。怎么才能建立信任?關鍵的一點是真誠。在交流中,堅持做一個給予者,真誠待人并主動分享自己的能力。
比如我喜歡讀書,喜歡擁有高質量的讀書圈子,在我參加了吳曉波書友會后,勇于發言,并爭取拆書一次,為這個群體貢獻自己的力量,暴露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在讀書會發起深度的主題閱讀的時候,我自然也能參與其中,而這群熱愛讀書并希望從中有所進步的人中,雖然來自不同行業,但是他們當中,在青島這個區域內的如何讀書,讀什么書,如何運用這個話題中,有著深入的體會和資源。在讀書會從大群到小群的一對一交流,實現了人脈中價值交流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