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跟我提起“大圣歸來”的時候,我其實興趣缺缺。
禁不起她的軟磨硬泡,才點了她發來的鏈接視頻,短短三分鐘的MV,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卻清晰的展示在眼前,最后戴荃略帶蒼涼的嗓音落下,“一千個人的心里有一千個孫悟空。”一句忽然浮現在銀幕之中,眼睛一瞬間就有些發燙。
于是影片上映的時候便迫不及待的去看,坐滿人的放映廳里,孩子的嬉笑聲自是不用提,安靜坐著的大人卻也不在少數。等到影片放映完的時候,孩子的笑容依舊明艷,一些成人卻感動淚流。
其實致人落淚的不是故事本身,江流兒的“死”,在我們看過的這么多的電影之中,只是司空見慣的結局中的一個,更甚者主角最后落得個孑然一身的結局也不是沒有。讓我們這些人落淚的,是那只猴子,或者用一個我們更認可的詞——大圣。有人曾提過一個問題,“為什么美國有諸如超人、蜘蛛俠、蝙蝠俠等超級英雄,而中國卻沒有呢?”撇開文化的差異不談,當電影的序幕拉開,青云之上,佛光之下,十萬天兵天將將山頭的那只猴子團團圍住,他頭頂的紫荊冠羽和身披的紅袍在凜冽寒風中獵獵作響,卻仿佛沒心沒肺似的在啃一個桃子。問題的答案已經不言而喻。這只猴子,他頑劣又粗莽,他甚至不是一個“人”,可當身邊的孩子像多年前的我們一樣,睜著亮晶晶的眼睛將小手拍得通紅的時候,當江流兒用著自豪的口氣說出“齊天大圣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啊,就是十萬八千里。”的時候,他就是我們心中曾經不可取代的英雄。
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這只“目無尊法”的猴子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整整五百年。失去一身的法力,被妖怪按住腦袋壓在地上,痛苦的喊著“我管不了”。我們的大圣啊,何曾這樣渺小,何曾這樣委屈。這也是“大圣歸來”的不同,不是針對孩子的動畫電影,它面向過去的幾代人。童年我們以為自己會像大圣那般無所不能,如今卻時常感到面對現實的無力。這其實是我們共同的一種無奈與辛酸。
于是當大圣手上的封印在火焰中寸寸碎裂,金色的火光中紫荊冠羽和熔漿般鮮艷的紅袍憑空出現,手執的那一萬三千六百斤的金箍棒帶著滾滾灼燒的熱度仿佛重重錘在我們心上,熨燙出內心久違的火熱。我們才意識到,所謂的“大圣歸來”,其實不僅僅是從“一只普通的猴子”到“齊天大圣”的歸來,更是那個如今被漸漸遺忘的曾象征著我們無畏與勇敢的英雄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