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中包含著人類的大秘密

【1016】南極冰下驚現萬年古裝置 遭美軍封鎖!

【2017】佛法是更高的科學,而不是迷信

【3024】1943年費城實驗真相:差點毀了地球

【5009】現代科學十大未解之謎(徹底顛覆你的世界觀)

撲朔迷離的月球

大約在15000多年以前,一艘來自宇宙深處的外星人飛船--月亮宇宙飛船,突然拐了一個彎,駛進了太陽系,并降臨地球近地軌道,懸浮在中國西北部地區的上空,低得仿佛一踮腳就可以摸得著,傳說中的'神'駕臨了地球。這不是科幻,而是事實。

天--月假設

神話中的'天',既然是一顆曾經離地球很近的巨大星球,那么它究竟是誰呢?在現在的天空中是否還可以找到它呢?它與人類現在的生活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在中國西南瑤族地區,有一則古老的傳說:在遠古的時代,天上只有太陽和星星,卻看不見月亮,那時的夜空漆黑如墨,每當夜晚降臨,大地上就被恐懼籠罩,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都躲進自己的巢穴。有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熱烘烘、七棱八角的大山一樣的東西,它不圓不方,像一塊巨大的石頭,放射著毒熱的光芒。瑤族人的這則傳說講的就是月亮的來由,月亮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現在地球上空的,當時已經有了人類。瑤族的這則傳說有幾分可信程度呢?

瑤族的這則傳說很神奇,可以肯定的是,它是近距離觀察月球的結果。大家不妨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現在有能力,將月亮從384400公里處拉近100倍,那時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會是什么樣子呢?我們用肉眼就可清晰地看到月亮上各種各樣的環形山、山脈、山谷、平原。而且,在這樣的距離上,月亮的山脈是向外突出的,這難道不是傳說中'七棱八角'的描述嗎?再試想一下,在這樣的距離下,你能感覺到月亮是個球體嗎?不能,因為,月亮直徑3476公里,它太巨大了,有誰站在地平線上,可以感覺到地球是個圓形的球體呢,所以,傳說中'不圓不方'的描述是十分準確的。

因此,瑤族的這則古老的傳說我們認為有很大的真實性,否則在沒有現代化儀器的古代,這種想象是不可能出現的。

結合在上一章我們對神話中'天'的剖析,對甲骨文天字的解釋,瑤族的這則傳說與中國古代神話、古文字所反映的是同一個內容,'天'是一個有形有體的星球,'天'就是月亮。這樣看來甲骨文'囗'、'囗'和金文'囗'--天字,不但是有道理,而且是太形象了。

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天'就是現在的月亮,這就是我們的假設。

在中國'天'神話系列中,還有大量'天梯'的神話,這類神話可以作為我們假設的一個重要補充證據。所謂的'天梯'就是連接天與地之間的中間物體,在神話中它有時是高山,也有時是大樹。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話說,連接天與地的是蜘蛛網,這也算天梯神話的變種。赫胥黎《進化與倫理學》中講了一個故事:'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兒童故事,名叫'杰克和豆稈'。這是一個關于豆子的傳說。它一個勁地長,聳入云霄,直達天堂。故事中的主人公,順著豆稈,爬上去,發現寬闊茂密的葉子支撐著另一個世界,它是由同下界一樣的成分構成的,然而卻是那樣新奇。'這也是一個有關天梯的故事,它的原型也應該是古代的神話傳說。再比如,美洲印第安人的古神話中就有大洪水期間,人們順著某種秸稈依次上升到三、四、五世界里,從而逃脫了大洪水。

為什么會有世界范圍的天梯的神話呢?我們認為,'天梯神話'的出現絕非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是為了表現原始人一種向上追求的愿望,它們同樣是對某種真實事物的客觀描寫。

大家想象一下,突然有一天,我們的頭頂上出現了一個直徑3476公里大小的天體,低得仿佛一伸手就摸得著,它遮住了天空和星辰,大地上一片昏暗。苗族的神話《谷佛補天》中說:'古老古代主宰天地的是宏效,他們移動天地相去一度遠,天從此昏昏沉沉,地從此不明不暗。'描述的正是'天'離大地很近時,由于遮擋了部分陽光,所以大地上才'不明不暗',能見度很低。

由于這個被稱為'天'的星體距離我們地球太近,同時它也太大了,那么你不論怎樣向遠方眺望,它總是和大地相接,這與中國乃至世界'天地不分'的神話是何等吻合!這樣一來,你不論從哪座高山,哪顆大樹的側面望去,都會有同樣的感覺:山尖或樹梢上頂著'天',下接著地。人們由此想象,如果登上了山,爬上了樹,不就可以直達'天'上了嗎?這些山和樹多么像一架梯子一樣。同時,又使人感覺到,這些山和樹仿佛在支撐著'天'和地,一但撞斷了,'天'就要飛走了。這就是天梯神話的真相,它是對'天地分離'前空間狀態的客觀描述。

遠古時期有月亮嗎

對我們'天--月球'的假設,可能會有許多人捧腹大笑,認為這是天方夜譚,說我們再編新神話。可能還有人會說:你這個假設完全違背天文學,月亮從太陽系誕生以來,就處于現在的軌道上,怎么可能來到離地球很近的地方呢?

我們要反問以上這些嘲笑者:你怎么知道月亮從來就有呢?

我們現在確確實實知道月亮的存在,是有文字記載以后的事情,而文字產生于地球大約僅有6000年,那么在文字產生以前,天上有沒有月亮呢?誰能回答?

我們知道月亮的存在,還依賴于流傳至今的各種上古神話,那么在這些神話之前,天上有沒有月亮呢?又有誰能回答?

有人說,用大海潮汐對海岸的侵蝕可以證明月亮的存在。可是現在的一些科學家新近研究證明:大海潮汐的變化與月亮的關系很小,即使沒有月亮,大海依然有潮漲潮落的現象。

明月是否從來就有?我們暫不作定論,首先來看一看,中國古代有關月亮的神話記載。

月亮是地球外圍空間中看上去最大的兩顆大體之一(另一顆是太陽),它的大小正好與太陽的大小相仿。而且它與太陽一樣運行極有規律,東升西落,每30天我們就可以目睹從新月、半月、滿月的一個全過程。就月亮與人類的關系而言,它幾乎與太陽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太陽給我們光明,使萬物得以生長;月亮為我們驅逐黑暗與恐懼,使我們內心得以安寧。因此之故,古代人對月亮極為關注。從殷商時起,它就是人們宗教祭祀的對象,號稱'西母'。后代許多文人將月亮作為自己的靈感之源,寫下了無數傳之萬代的佳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詞乃千古之絕唱。

從道理上講,人類越發展,對自然現象的直接感觸就越淡,因為人類與人類的文化在骨子里有一種反叛自然的本質,我們所做的許多工作都在遠離著自然,比如,現代城市人每天匆匆忙忙,幾乎很難注意到天上的月亮和星辰是多么美麗。相反,古代人由于自然現象與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他們對自然現象的感受比我們強烈得多,他們每天都得觀察天空,以判定明天是下雨還是刮風。假如月亮從來就有的話,那么古代人的感受要遠遠超過現代人,他們會將這種感受以神話的形式流傳給后人。

然而,事實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

不論你信不信,中國古代神話中有大量日(太陽)和天的記載,卻很少有月亮的記載,即使有,出現的時代已經很晚很晚了。

用神話確定時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中國的神話是被零零散散記載下來的,而且其中還有大量后人添加的成分。但是,我們用神話中諸神的神跡,還是可以排列出哪些神話在前,哪些神話在后。盤古、女媧、伏羲、祝融、共工、炎帝、黃帝、蚩尤等,算是中國最早時期的神話。先讓我們看一看各類神話中有關月亮的記載情況。

上古古神中,惟有盤古、顓頊兩位神的神話中與月亮有染,但仔細分析,都在似是而非之間。

盤古神話中,盤古臨死化身一節里有月亮,《五運歷年記》載盤古死后:'左眼為日,右眼為月。'我們認為,這本身不是盤古神話中的內容,是后來人加上去的。《五運歷年記》成書比較晚,當時佛教已經傳入中國,它很可能是受佛教的影響。比如,《摩登伽經》說:'自在天以頭為天,足為地,目為日月。'兩個說法在行文上都差不多。到是《五運歷年記》的另一條記載比較符合中國神話的結構,'盤古之君,龍頭蛇身,吹為風雨,噓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但這里面并沒有說月亮,只是解釋黑暗、光明的由來,而且這則記載的源頭在《山海經·海外北經》里,經文說燭龍'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可見,在盤古的原始神話里,根本沒有月亮的記載。月亮之說是從'視為晝,瞑為夜'中演化出來的。

顓頊的神話里本身沒有月亮,但在其擴展神話里有月亮的痕跡。《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段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拒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于頭上,名曰噓(噎)。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鄧下地。下地是生噎,處于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神話的意思是說,噎這個神,居住在日月山,掌管著日月星辰的運行,這個噎乃是顓頊的曾孫。從時序上來看,在這則神話中,月亮的記載出現很晚,應該不屬于顓頊的神話,月亮是在'天地分離'以后出現的(顓頊令重與黎絕天地通)。

由此可見,上古神話中沒有月亮的記載,至少在'天地分離'、'大洪水'以前沒有月亮的確實記載,為什么呢?只能認為,在大洪水之前,天上根本沒有叫月亮的東西,否則,在神話中不會不加以表現。

中國有關月亮的記載,最早出現于帝俊的神話中,《山海經·大荒西經》說:'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是殷商民族神話中的人物,僅《山海經》的《大荒西經》有零星的記載,除此以外,任何古籍再無記載。從'帝俊生后稷'的記載看,帝俊的神話已經相當晚了,近乎文字發明的時期,根本不能與盤古、女媧的神話相提并論。

再說,帝俊之妻常羲,實際上就是嫦娥,很明顯,它綜合了嫦娥的神話。那么,嫦娥是什么時代的神呢?這條線索比較明顯,'天地分離'之后,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然后才有后羿射日及嫦娥奔月之說。可見月亮神話在中國整個神話系列中,出現的時期很晚,大約是在'天地分離'、'大洪水'之后才有了關于月亮的記載。

還有一個證明,這就是神話與仙話的時間差別。中國是先有了神話,后來才有了仙話。月亮的出現與仙話的關系很大。比如,關于嫦娥就與仙家有關,嫦娥是吃了不死之藥飛上月亮的,到了月亮上,又一直指揮一只白兔在制造不死之藥。而不死是仙家的最大特點。可以說,嫦娥奔月是由于仙話而大放光明的。

在'天地分離'、'大洪水'之前,中國沒有月亮的記載,這一點可以成為定論。宋代大詩人蘇東坡(1037-1101年)早在900多年前,就曾寫出這樣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個問題問得好啊!因為我們今天也在問:明月幾時有?

不但中國的上古文獻、神話中沒有月亮的記載,世界許多民族的神話里同樣沒有月亮的記載。

瑤族的古老傳說告訴我們,現在的月亮是在人類的某個時期突然出現的,可是不要忘記,人類的歷史只有幾十萬年,而人類的記憶史不過幾萬年。

在哥倫比亞的印第安人的部落里,也有一則類似的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沒有月亮,人類一到晚上都很害怕。有一位酋長決定犧牲自己,給大家帶來光明。于是,他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向空中飛去,越飛越高,最后變成了月亮。現在生活在非洲南部的布曼族的神話也證明,在遠古的時候,天空中根本沒有月亮。

世界上有一個著名的謎案,那就是美洲瑪雅文化的突然消失問題。他們雖然莫名其妙地消失在空氣里,但卻留下了極為發達的文化,尤其是他們的星算歷法,堪稱世界一絕。在他們留下的、始于大洪水之前的《編年史》中,人們奇怪地發現,里面竟然沒有關于月亮的記載,這對于一個天文學高度發達的民族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結論只能有一個:在大洪水之前,天空中根本沒有叫月亮的東西。

在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曾存在一個叫阿爾卡獲亞的古老國家,據當地人傳說,阿爾卡獲亞人在大洪水之前,從來不知道什么叫憂慮和悲傷,當時只有太陽,沒有月亮,月亮是大洪水以后出現的。4000年前左右,亞里山大里亞大圖書館的第一位館長在他留下的文獻中這樣寫到:'古時,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他在寫這份文獻時,曾參照了很多遠古時遺留下來的手稿和抄本,可遺憾的是,這些文獻后來統統被毀,我們已經不可能知道他寫下這話時所依據的上古文獻究竟是什么。古希臘的數學家、天文學家阿納克薩哥拉斯,也根據當時的一些資料說過,月亮在天空中出現是很晚以后的事情了,在人類的早期天空中沒有月亮。

天文學家貝拉米,從純天文學的角度出發,通過大量的計算認為:月球來到現在的軌道,大約是在習.5萬一3萬年之間。那么,在這以前,月球究竟躲在哪里呢?

事實上,如果我們對中國上古神話有足夠了解的話,一定會產生這樣一種聯想:上古神話中也有月亮,只是當時它不叫月亮,而叫'天'。神話中大量關于'天'的記載,都是關于月亮的記載。后來,這個'天'在某事件下,離開了地球,越升越高,終于到達現在的位置上,人們給它起了一個新名字--月亮。

月亮的過去與現在

所有的神話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它破舊得使人難以相信其具有真實的一面,而且從感覺上來說,這些神話離我們現在又那樣遙遠,很難使人們再去認真地想一想。而我們以上源于神話的那些推論,頗有些從陳糠舊谷中找黃金的感覺,如何才能使它符合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大家可以理解的實證方法出發,用現代科學的成果去證明之。

所有的神話和推論都涉及一個根本的問題:月亮會自主運動嗎?如果月亮不能自主運動,那么我們的所有推論就成了胡說八道。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科學是怎么說的。

科學認為,一切物體的運動,都本著一定的規律,這些規律可以形成幾條定律和幾個公式(暫時不要去管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天體運動也同樣如此,科學家還沒有見過違反規律的運動(在地球表面)。按照科學的解釋,大約在一個不能確定的時間點上,宇宙大爆炸了,最初的奇點雖然小到無法估計,但卻像魔術師的帽子一樣,變出無窮無盡的宇宙物質。這些物質小到不能再小,都是一些物理學上的基本粒子。這些粒子轉啊轉啊,終于形成了一個又一個云狀團。這些云狀團又形成了無數小團塊,其中有一個就是太陽系的云狀團。又過了不知多少年,太陽開始形成,隨之,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也開始形成,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在地球形成后不久,地球外圍的多余物質聚集成了一個小小的圓形物,它就是月亮。

月亮圍繞地球,按一個特定的軌道運行。而這條軌道也不是隨意安排的,它是由地球引力、月亮引力、太陽引力三者共同決定的。打個比方,一個人手里拿著一個圓球,球上栓著一條繩子,人握著繩子的某一點,用力將圓球掄起來,圓球就會按照一定的軌跡,圍繞握繩子的手旋轉起來。

這條繩子就是地球的引力,它不能太大,太大這會將圓球拉向握繩子的手。但它也不能太小,太小月亮就會被不遠處的太陽引力拉過去。同時,這個圓球自己運動的速度還不能太快,太快了,圓球就會掙脫繩子,沿切線方向跑得無影無蹤。如果人們給的力均勻,圓球速度十分穩定,那么圓球就會在同一個平面上反復旋轉。可見,一條軌道的確定,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這條軌道就是這許多因素的平衡點,所以它一般不會很寬,也用不著很寬。

月亮圍繞地球運動,就如同上面的道理一樣,一切都是在最初就被決定好了的,在各方面因素沒有發生變化之前,月亮是不可能隨處亂跑的,它必須在一條固定的軌道上,周而復始地圍繞地球旋轉,已經有幾十億年了。

以上是科學作出的回答,在科學的定律下,月亮只能這樣運動,否則的話,那就不堪設想了。也就是說,除非月亮被人操縱,方可隨意改變軌道,像美國的航天飛機一樣,在許可的范圍內,可以任意改變圍繞地球旋轉的軌道。

然而,在解讀上古神話時,我們發現,月亮在神話中是不老實的,好像可以在空中隨便亂動。比如,像瑤族的古老傳說中,月亮就像發了瘋一樣來到地球表面不遠的地方,使人能清楚地看到它的環形山。在美洲的許多神話里,月亮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在空中蹦蹦跳跳,忽東忽西,忽遠忽近。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的考古隊員在新疆的一座古老山洞里,發現了一批古代巖畫。其中,有一組世界上最早的月相圖,由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等連續的畫面組成。最令人震驚的是,滿月圖上,在月球的南極處的左下方,畫有七條呈輻射狀的細紋線,這表明,月圖作者已經準確地知道月球上大環形山中心輻射出的巨大輻射紋。可這幅巖畫的年代有近萬年,當時是沒有望遠鏡的。如果聯系瑤族的神話看,本圖作者很可能是在月亮比現在近得多的位置上觀察了月球,也就是說,月亮曾經比現在的軌道低得多,時間大約在1萬年以前左右。

即使不是推測,我們同樣可以證明月亮的軌道在歷史上并不統一,它環繞地球的軌道是可以變化的,而且如今也正在變化。

美國天文學家們,在仔細研究了中國3000年的日食記載后(中國古書中的日食記載是世界公認最早的,也是最全面的,綿延記載了3000年左右的天象),認為在遙遠的年代里,月亮圍繞地球旋轉的軌道比現在低得多。現在天文學家也發現,即使是現在,月亮的軌道還在每年不斷地升高,每年約升高1.5英寸。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不對了。現代天文學研究證明,行星的衛星在圍繞行星旋轉時,由于受到行星強大的引力作用,其運動的軌道會越來越低,最后,當它越過'洛希極限'后,會墜毀在行星上。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的運行軌道不但不在降低,反而每年都在向相反的方向升高,這不是有意和科學家作對嗎?

然而,正是透過這種反常的現象,我們才感覺到:月亮的確與眾不同,它好像天生就是為了和人類作對。

《金史·天文志》中記載了一條更驚人的資料,其文如下:'太宗天會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意思是說: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歷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離了運行軌道,向南行去,不一會,又回到它原來的軌道上。這條記載十分重要,因為它不同于其他的野史傳說,竟然堂堂正正出現在國家正史當中。

對于這條資料應怎樣看待呢?許多人可能并不相信這則記載,因為它與現代的科學觀念出入太大。在這里,我們又一次看到,在對待古史的記載上,人們不是從事實出發,而是從已有的經驗與知識出發,一旦不符合科學經驗,一概否定。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導,由于農業生產的需要,從很早時就設置星歷之官,觀察天象,《世本》甚至說帝俊時就讓'羲和占日,尚儀占月'。從漢代起,國家就設置了專門觀測天象變化的機構--司天臺,以后歷代政府都將這一機構沿革下來。雖然名稱一再變更,但職能大體一致。金朝也不例外,司天機構每天每時都有精通天文的科學家在觀測,并將觀測的結果詳細記錄下來,定期交國史館封存,而歷朝歷代的《天文志》,就是根據這些原始的觀測記錄寫成的,可信度極高。

因此,完全可以肯定,在公元1133年6月15日這一天,月亮的運行軌道忽然出現了極大的異常情況,雖然目前還不知道月球為什么會偏離軌道,但卻可以證實一點,在某種情況下,月亮的軌道是可以發生變動的,月亮有能力自己調整運行的姿態。從這則記載看,月球真的好像是在被什么人操縱著,就像汽車駕駛員,一旦發現偏離,立刻加以糾正。

由此可見,我們以上對'天--月球'的假設又多了一份證據,月球完全有可能在我們所不知道的年代里,飛臨地球極近的上空,我們的祖先把它稱之為'天'。后來,由于某種原因,月亮又離開了近地軌道,上升到現在的位置上。中國的神話,包括'天地分離'、'開天辟地'、'天梯''女媧補天'、'天傾西北''共工觸山'等等,描繪的正是這一變動過程的真實記載。

那么,月球上果真有生命在操縱嗎?

萬物生長靠月亮

月亮上是否真的有生命在操縱月亮,我們不敢肯定。但在研究月神話的過程中,我們意外的發現,月神話與生命有某種神秘的關系。

客觀地說,就世界各民族的月亮神話看,并沒有過多的內容。比如,中國的月神話只有'常羲浴月'和'嫦娥奔月'兩種,其他就不屬于神話的范圍了。奇怪的是,在這為數不多的月神話里,幾乎都和生命有關系,這是巧合嗎?

月亮在不少民族中被當作生命之神來崇拜,他們有一種奇特的觀念,認為促使植物生長的不是太陽,而是月亮。古巴比倫人認為,地球上一切植物的生命來源于月亮;巴西的土著居民則認為,是月亮創造了大地上的一切植物,因而稱月亮是'生命之母'等等。這個觀點與現代科學的結論是相違的,'萬物生長靠太陽'這基本上已經不是什么奧妙的科學知識,最多只能算是常識,因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離不開陽光的,現在將陽光、水、空氣列為生命存在的三要素,這不但對動物生命如此,對植物也依然如此。

然而,現在的科學研究卻證實了上古神話的合理性,月亮與生命確實有一種說不出的生命關系。科學研究發現,月亮對植物確有無法比擬的促進生長作用,經常照射月光的植物,纖維組織緊密,樹干粗壯有韌性,而且枝葉茂盛;相反,那些長期未經月光照射的樹木,年輪木質松弛,枝干細弱易脆,樹葉于枯。而且,當木質纖維受到損害后,太陽的光照只能有助于生成大疤痕,而月光則會消除死亡組織,使傷口愈合平平。美國太空總署的喬治·彼爾遜博士認為:'沒有月亮便沒有人類。'

在現代科學還沒有充分研究透月亮與生命的關系之前,我們對古老的神話應該抱著一種極為尊重的態度,這些神話中的觀點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月亮與植物確有一種說不清的關系,那么,月亮與人是否也有類似的關系呢?

命,這個字大家都是熟悉的,現代意義上它代表生命。但你知道中國人是如何創造這個字的嗎?在甲骨文里,命字寫作'囗',下半部分是一個跪著的人形,雙手自然垂下。他在干什么呢?看樣子,他在虔誠地拜祭著什么東西。解這個字的關鍵在于上面的一半,''究竟是什么?有的專家說:你瞧!它多么像一個房頂啊!這個房頂所代表的就是家,家里有人,此為命也。大家知道,甲骨文創于殷商時期,當時人們住的是什么房子呢?我們并不很清楚,所以也不敢茍同這個解法。如果當時的住房真的就是如此,那么底下跪著的人形又作何解釋呢?

我們再來看一個字。甲骨文里有鬼字,但卻沒有神字,為什么呢?因為當時的神字并不像現在這樣寫,它沒有'示'字旁,單單寫成'申',《說文》解釋曰:'申,神也。'大家知道,'示'在殷商時就表示祭祀,就是祭神的意思。那么,為什么當時的神字沒有'示'字旁呢?這個問題暫且存疑,我們以后再講。

甲骨文里的申字寫成'囗',有人說這是一道閃電,故閃電為神。這是胡扯!那條曲線如果可以解釋為閃電的話,那么'囗'又解釋成什么呢?它與命字的上半部分又是什么關系呢?

為了解釋'命'字,我們不得不引出'神'字,而為了解釋'神'字,現在我們又不得不引出'明'字。明者,光明也,《說文》解釋'明'字曰:'明,照也。從月,從日。'也就是說,明字由日和月兩個字組成,而且《說文》在解釋'明'時強調,這兩個字皆象形。甲骨文中明字寫成'囗',這再用不著作什么解釋了,'囗'就是月字,引申為月亮,金文里把它寫成'囗',只是多加了一豎道而已。

繞了這么一個圈子,我們再回到神字上,這時就十分清楚了,甲骨文申字的兩個標志是月字,也可以說是月亮,它的正確解釋應該是:穿行于月亮的閃電就是神。可見,神自古就與月亮有關。

解釋完神,我們再來解釋'命'字。我認為,命字的上半部分也是月字,而不代表房屋。一個人虔誠地跪倒在地,拜祭著月亮,此為命也。為什么呢?因為月亮是神,因為人的生命來自于月亮,月亮與人類的起源有某種神秘的關系,這在以后的章節里要具體講到。

可見,月亮真是人類的謎中謎,許多文化現象都和它有關。我們感覺到,每當皓月當空時,月亮就像一只大大的眼睛,默默地、靜靜地注視著大地,注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月亮與生命的關系還表現在其他許多神話里,比如說,月亮是地獄的說法就在世界各民族中很流行。

地獄這個觀念的起源很晚,我們就不去細說它了。人們設置地獄,當時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死后靈魂的去向問題。人死以后,靈魂要去哪里呢?遠古的人認為,人死以后靈魂要回到兩個地方,一是生命的來源地;二是祖先的棲息地。實際上,這兩個地方可以合而為一。這種認識特別古樸,也特別真實(至于地獄,那是后來人建立起來的,對人類理解終極命運幾乎沒有任何幫助)。所以,地獄只是一個代名詞,它只表示靈魂的歸向問題。

現今生活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的古老觀念中,他們普遍認為,人死以后,靈魂要飛向月亮,因為那里是生命的發源地。

不但國外有月亮是地獄的說法,中國也有類似的神話。苗族有一種喪葬時唱的歌,名為《焚巾曲》,它是人死埋葬后的當天晚上,由巫師唱的喪葬習俗歌。巫師用歌引導死者的靈魂離開家,沿祖先遷徙的路線回到東方的老家,然后升到姜央公公所在的月亮上去。可見苗族人認為,最終的地獄在月亮上,人的靈魂死后都要回到月亮上去。按照這樣一種原始的思維方式,月亮是地獄,反過來也是在說,月亮就是生命的大本營。

月亮與生命的關系,還反映在中國的長生思想中。說到長生,就不能不提到嫦娥這個著名的神話人物。

有一個事實必須注意,嫦娥奔月是中國神話被仙話化的最早標志之一,講的是長生不死,也就是說,月亮與中國頑固的長生思想有關。嫦娥是服了不死之藥而奔月的,而且到了月亮之后,又變成白兔不停地搗藥,搗的是什么藥呢?當然是不死之藥。因此嫦娥奔月的傳說進一步加深了月亮是生命本源的思想,月亮創造生命,決定生命。

同時,嫦娥奔月的神話也在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月亮既然是生命的大本營,它本身當然有生命的存在,不但有生命存在,而且還有人居住。

月亮上有生命存在的觀點并不僅限于中國,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類似的看法,而且有一些并非是神話。

大哲學家和科學家畢得格拉斯,他就相信月球是顆不尋常的星球,他認為月球并不是一個荒漠的世界,而是存在著相當發達的文明,他曾經十分肯定地說過:'月球人是十分優秀的,他們的歷史比地球人類的歷史古老十倍。'據說,畢得格拉斯的這一觀點是從埃及一位大祭司那里得到的。

在古希臘的神話中,象征智慧和文化之父的天神俄耳浦斯也曾說過:有某種人類居住在月球上,他們都住在月球的內部。古希臘神話還認為:地球上所謂的神,就是住在月亮里面的人。這一點與中國甲骨文'神'字的意思簡直是不謀而合。

1600年,開普勒出版了《夢》一書,這是一部純幻想作品,說的是人類與月亮人的交往。書中談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像噴氣推進、零重力狀態、軌道慣性、宇宙服等等,人們至今不明白,近400年前的開普勒,他是根據什么想象出這些高科技成果的。盡管開普勒的書是純幻想作品,但它一定有一些背景來源,比如像畢得格拉斯的話或古希臘神話。

大約在18世紀,約翰·威爾金斯牧師,也出版了一本名叫《新世界的發現》的書,書中約翰·威爾金斯認為:月球是中空的,里面居住著某種人類,他們的文化十分發達。在古代埃及,人們把月亮當作智慧和文化之神來加以崇拜,這些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來自古代的神話和傳說,使我們對遙遠的皓月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遐想與深思:月亮真的與生命有某種神秘的關系嗎?月球真的是一個中空體,而且里面居住著高級生命嗎?這些是幻想還是客觀現實呢?

據我們了解,不但我們產生對月球的種種疑問,而且,那些科學家們對月球產生了更多的疑問:月球是怎么來的?它有多大年紀?為什么月球的地貌那樣奇特?為什么月球有一條近似于圓的軌道?為什么月海是由重金屬構成的?等等,等等。

在科學家的眼里,月球是一顆十分奇特的星球,之所以說它奇特,是因為月球作為一顆自然生成的星球不應該有那么多的巧合,更因為科學理論無法對它作出合理的解釋。

'天'在何方

至此,我們在證據充分的基礎上提出了'天一月亮'的假設:古代神話傳說和上古三代宗教信仰中所謂的'天',實際上就是指現在的月亮。大約在1萬多年以前,'天一月'曾因為某種原故,來到距地球很近的近地軌道上,就懸停在離人們頭頂不遠的上空。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顆近圓的藍色球體,從任何一個平面看,它都有八個方位,即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如果以中國的中原地區為基點,那么當時的'天'究竟在何方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是不容易,現在的典籍中沒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資料,尤其是在此之前,竟然沒有一個人曾經這樣想過。但是如果仔細地研究,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以前沒有人注意到的有利證據,它大致可以分為三條線:神話來源線、原始墓葬線、八卦定位線。

講到神話,首先應該知道神話對我們此項研究的重要。

神話記述的歷史,基本上都是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這其中就透露出我們祖先從前生活過的地區的信息,比如說,一個一直生活在大平原上的原始民族神話里,就不太可能出現高山的內容,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大山。同樣,一個一直生活在高山地區的原始民族的傳說中,也不太可能有大海的神話。但假如一個生活在高山地區的原始民族,后來因為某些原因定居在大平原上,不管他們生活了多少代,那么在他們的原始神話里肯定會有高山的氣息。神話就是過去歷史的記憶。

在此以前,我們曾經反復強調,中國古代的神話是以天神話為核心的神話體系,因此,神話中心的位置與'天'有直接的關系。

那么,中國古代神話的中心點在哪里呢?稍微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國的上古神話是以昆侖山為中心的。昆侖山是一座了不起的高山,四周有800多里,高萬仞,開著九個大門,門口有威風凜凜的開明獸在守護著,黃帝和一大群神就居住在這個地方。這里有珠樹、文玉樹、玎琪材、不死樹,還有一種很怪的食物,名叫'視肉',吃一片,長一片,永遠也吃不完,無窮無盡。這里就是中國神話的中心,中國最大的神府--黃帝之宮就在這里,許多研究者因此而把中國神話說成是'昆侖神話系'。

從神話記載來看,昆侖山上連著天,下連著地。據說,凡人從這座山一直爬上去,就到了天堂一般的神界,這與其他關于天梯的神話有許多相同之處,實際它就是最大的一座天梯。因此,昆侖山的所在也就是'天'之所在,不論從什么角度說,都是合而為一的。

那么昆侖山又在哪里呢?

關于昆侖山的位置,中國人研究了近千年,至今還是搞不清楚。有人說,昆侖山就是現在新疆的那個昆侖;有人說,昆侖山在現在內蒙古河套地區以南;也有人說,昆侖山根本就不存在,它泛指一切高山;還有一些人說,昆侖山是生殖崇拜的象征,而且十分肯定的說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

盡管昆侖山的位置沒有確定,但昆侖山在中原(現在的河南)西北方大約是沒有疑問的,《山海經》中的《西次三經》、《大荒西經》、《海內西經》里都有關于昆侖山的神話。

還有一條線索可以證明昆侖山在中原西北,那就是《穆天子傳》。

西晉太康二年,汲縣有一個人盜發古墓,無意之中從古墓里挖出一批竹簡,這批竹簡記載了西周穆王西行一事,后來的學者將此書定名為《穆天子傳》。據當時人考證,被掘的古墓是戰國時期魏惠成王之子襄王的陵墓,西晉大學者整理并注釋了這部書。

周穆王生活在西周王朝的中期,即公元前960年前后,距今已有近3000年,是一個可信的歷史人物,上古史籍中都有關于他的記載。《穆天子傳》里十分明確地說,周穆王在西行途中,曾經到過古昆侖,參觀過黃帝留下的宮殿遺址,并派了兵士看守保護。如果《穆天子傳》可信,那么他就是到過昆侖山唯一的歷史人物,因為在3000多年以前,當時的昆侖山上還有黃帝的帝宮存在。這反過來證明,昆侖山是存在的,關于黃帝的神話。也是有一定根據的。

由于穆天子這個人,后來進了道家仙系,被仙話得不像個樣子,竟然有穆天子和西王母一段風流韻事,所以學者們并不重視這部書,在考證昆侖山時,也不用它作為證據。我們認為,不管《穆天子傳》有多少仙話的成分,但穆天子西行的主干還是可信的,《史記》、《國語》、《左傳》、《尚書》、《竹書紀年》里都有關于這件事的記載,怎么能一概不相信呢?如果這樣疑古的話,恐怕可讀的歷史書不會很多。

《穆天子傳》的前三卷詳細記載了周穆王西行的情況,從哪里出發、經過哪里、會見過什么人、做過什么事,書中都有記載。最值得注意的是,書中是按六十甲子來給日的,戊寅日到了哪里,庚辰日到了哪里,記載得十分詳細。根據六十甲子推算,周穆王戊寅日從河南漳水出發,一路向西北行,渡過了黃河,在第104天的辛酉日,登上了昆侖,參拜了黃帝之宮,中間曾經因為遇風雪、狩獵、拜會外方諸侯,耽誤了一些時間,行進時間大約在兩個月左右。

周穆王西行,是帶著六眾之師,都是騎馬而行。這為我們尋找昆侖山提供了一條有價值的線索。如果我們現在也能騎上馬,以一個馬隊一天的行程計算,重復一遍當年西周穆王率六眾之師浩浩西行的壯舉,那么,就有可能找到昆侖山的位置,即使不能最后確定,但也能指出一個昆侖山大致所在的區域。

中國文化中有一個特大的謎案,即考古證明的文明起源與神話提示的文明起源根本不是一個方向,我們現在看到的神話傳說,都是由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古人記載下來的。而這些神話傳說的中心卻不以中原為主,而是以西北方向的昆侖山為主,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考古證明,中華民族起源于黃河中下游流域,而神話卻指示我們,中華民族起源于西北的荒漠。再往前推,考古證明中國人的祖先資陽人、馬壩人、山頂洞人、北京人,他們生活的地區都遠離西北方,可為什么神話要以西北方為中心呢?進一步問:中國人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根據這些神話來看,中華民族曾經有過一次巨大的遷徙,從西北遷向中原,再到沿海。然而現在考古發現卻不佐證以上這個推論,那么,這次遷徙是在什么時候?為什么?

再者,根據地質與氣候資料,西北部地區在1萬多年以前,比現在自然條件好些,但比起中原來還是有相當的差距。在這種背景下,為什么中華民族竟然選擇了西北,而不首先選擇中原呢?如果說山頂洞人或北京猿人是中國的最早祖先,那么他們為什么會放棄優越的自然條件而向西北遷徙呢?這是違背生物自然選擇規律的。

有的學者從少昊的神話中認定,中國神話有一次向西北遷徙的歷史。事件是這樣的:據現在考證,少昊乃是東方天帝,《大荒東經》說:'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這個少昊天帝,統領著東夷各部落,《左傳》說,少昊之國以鳥為神,大約是鳥圖騰,因此,少昊建國以后封了一群'鳥官'。但《淮南子》又說:'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住蓐收,執矩而治秋。'《山海經·西次三經》中也有少昊的神話。由此認定,少昊的神話是先東后西,這是不對的。神話的遷徙本身就是民族的遷徙,正如我們以上所說,由東向西的遷徙是違反規律的。

那么,中國文化究竟是由西向東遷呢,還是由東向西遷呢?事實上,現代的考古資料中根本沒有這樣的一次遷徙的證明。如此一來,中國文化中出現了一個很大的斷層,這個斷層大約發生在文字出現以前到1萬年左右。如果神話記載是真實的話,也就是說,距今6000-15000年之間,中國曾經發生過一次巨大的事件,導致了我們現在所不清楚的文化遷徙。所以我們需要證明,我們必須找到古昆侖山的位置,那是一切謎團的起點。

不管怎么說,按照《山海經》和《穆天子傳》所記載的內容,神話中的昆侖應該在西北方,具體地點不明確,但有兩條比較肯定,一是昆侖山肯定在黃河以北;二是昆侖山應該在黃河上游一帶地區。

還有一條間接的資料。《淮南子》說大禹治洪水的時候,曾把昆侖山從天上挖下來作為鎮制洪水的工具,也就是說,昆侖山所在的位置就是大洪水曾經到達的位置。在《毀滅人類的大洪水》一章中,我們曾考證大洪水的最上限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地方,因此昆侖山在中國地形圖上的海拔不會超過這個高度,它大約在現在山西雁門西北方向的區域內。

根據神話提供的以上線索,'天一月'當時就懸浮在現在的西北方位,大約在現在的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中西部一帶地區的上空。

'天一月'在西北方向還有一個十分有力的證據,那就是原始社會墓葬中尸體的頭向問題,這也來自于考古發現。

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漢民族在原始社會時期的墓葬中,死者的頭部有大體固定的指向,基本上有兩個方向,一是西北,一是正北。大家知道,頭部歷來是被當成靈魂的居住地,古代獵頭的習俗反映了這一觀念。因此,在墓葬中頭部指示的方向就與靈魂有一些關系了。現代人們發現,在龍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死者的頭部絕大多數指向西北或正北方。在殷墟的墓葬中,絕大多數頭部向北。

為什么死人的頭部要向西或者北呢?《禮記·檀弓下》曰:'葬于北首,北首,三代之達禮也,之幽之故也。'《禮記·禮運》說:'故死者北首,生者南鄉。'意思是說死人的頭都沖著北面埋,但說了半天也沒有說清楚為什么,只說這是一個古老的習俗,大約是幾代人留下來的。正是因為《禮記》沒有說明白,后來的學者就可以大說而特說了。有的說,北面為癸水之地,水者象陰象黑也,人死埋人地下,黑咕隆咚,所以頭向北方,意思是進入了黑暗。有人說,死者頭向西,那可太有道理了!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山落下,人活著的時候像太陽,人死如燈滅,如太陽西落。所以頭要指向太陽落下去的方向。

我們認為,原始人死后頭向西、北,根本不是類比出來的,它是要告訴后人,人死靈魂要回到這個方向上去,為什么呢?

原始墓葬的頭向與神話指示中心的方向神奇般的巧合(神話的中心是昆侖,昆侖在中國的西北方),這令我們驚訝不已!由此可見,中國學術界有些人輕易否定神話的歷史功能是多么愚蠢。就以上面這個問題而言,由于《禮記》中沒有說清楚'北首'的意義,可見在《禮記》成書那個時代的人們,已經不知道'北首'的真正原因。那么,后來的學者在《禮記》的基礎上更不會知道,因此,必須換一個角度,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如果從神話切入,這個問題就有可能解決。

'天一月'在西北方向還有第三個證據,那就是《周易》的定位。關于《周易》的其他問題,以后章節要詳細談到,這里只談定位問題。

世界任何民族的古文化當中,對方位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并且,這些觀念與原始宗教密切相關。中國文化中東為震木、西為兌金、北為坎水、南為離火,在這四個方位里,東、西兩個方位由于和太陽、月亮運行的軌道有關,特別引人注目。

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而太陽又是一切生命離不開的要素,故有'萬物生長靠太陽'之說。在哲學的內涵上,太陽代表新生、象征生命,因此,太陽升起的東方,就有了與太陽相同的本質。比如,東岳泰山代表生命,《三禮義宗》曰:'東岳所以謂之岱者,代謝之義,陽春用事,除故生新,萬物更生,相代之道,故以為名。'當我們高唱《東方紅》的時候,'東方紅'三個字涵蓋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西方兌金,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從哲學意義上講它象征死亡,象征著一個事物的衰敗,'日薄西山'一語就是這個意思。神話中的西王母'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是說她掌握著人間各種壞的東西,可見中國文化對西方的態度。

北方為坎水,水在文化中象征著黑暗,四季屬冬,主兇殺。神話中有一位大神,名叫禹強,又叫元(玄)冥,幫助顓頊項治理北方。玄的本意為黑,所以這位禹強長得大約像非洲的黑人,郭璞說他'黑身手足,乘兩龍'。佛經《大智度論》說:'黑業者,是不善業果報地獄等受苦惱處,是中眾生,以大苦惱悶極,故名為黑。'可見對北方黑色,大家都有同樣的感覺。

南方離火,四季屬夏,農業民族從夏季是農作物主要生長期中,將南方定義為生長、發育之意。神話中由火神祝融統領南方,而機融本身又是一位好神.他在與水神共工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后來歷代帝王祭天都在南方位,比如,現在北京的天壇就在故宮以南,唐代的天壇也在西安的南郊。

由此可見,從四個方位看,中國文化貴東方,次為南方,東、南方位代表太陽升起,生命繁衍,春風和暢。西、北方位地位最低,代表黑暗、寒冷、死亡、兇殺等等。但必須明白一點,以上對四方位的看法主要產生于商代以后。

那么商代以前人們是不是這樣想的呢?完全不是。《周易》八卦在商代就已經有了,而且比較成熟,因此完全可以說它是商代以前文化的遺留物,而《周易》八卦的方位就與后來的方位完全不同,它代表了當時人的某種思想。

《周易》第一宮為乾,乾宮第一卦為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意思是說乾位為世間萬物產生的地方。那么,乾究竟在什么方位呢?

現今流傳的八卦有三種,一是伏羲八卦,二是周文王先天八卦,三是后天人卦,三種八卦圖如下:

大家應該知道,《周易》中僅有交辭和八卦的序列,沒有更多的說明,更沒有關于八卦的定位。'伏羲八卦'乃是宋代邵雍硬造出來的,唐以前根本沒有此說。'先天八卦'也是后來制造的,根據現有資料,最可信的八卦方位圖,應是漢代墓葬中畫磚上所畫的八卦方位(見圖六),結合上古神話提供的資料,這個八卦圖與神話最為相符。

《周易》八卦的乾位在西北方,與現代尊東、南完全不同。相反,與神話指示的古昆侖中心方位一致。按現在的觀念,東方為太陽升起的方位,代表著生命,而《周易》卻認為,西北方為生命初始之位,按照奇門遁甲,它是開門。很明顯,《周易》八卦的文化體系與后來的文化體系根本不同。

乾位在西北,說明當時的'天一月'正是在現在的西北方,《周易》中明確地說:'乾為天。'也就是說,乾在當時指示的就是'天',它是萬物之始,生命之源,故為開門。

龍乃神物,《山海經》里的神許多都乘著龍飛來飛去,后來的傳說里也有黃帝乘黃龍'鼎湖升天'一事。八卦第一卦'乾為天'中,六個爻辭里其中有五個爻辭講到了龍,'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龍)或躍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如此集中提到龍,在其他六十三卦中是沒有的。所以,龍肯定與'天'有關。尤為飛騰之物,多見于西北,我們推測當'天一月'懸浮在西北上空時,許多神乘著龍往來于'天'一地之間。

我們的結論是:'天一月'在現在的西北方,相當于新疆東南,甘肅、寧夏、內蒙古西部一帶,這里曾經是世界的中心,是世界文化的發祥地,中國人曾經是最近接'神'的人種。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早起一碗水煮面 正好搭個順風車 香腸可真不輕難怪好吃 洗澡洗衣服干拌面 然后下午干了啥 和我姐視頻嘻嘻然后做飯 洋...
    珍惜眼前始為真閱讀 128評論 0 0
  • 謝宣城沒有沈休文那么好的運氣,他雖生于高門大戶,看似有權有勢,但這所謂的地位并未給他和他的家人帶來片刻的安寧,蕭齊...
    王家人寧閱讀 183評論 0 0
  • 昨天花了一萬,給兒子英語課續費五千多,自己報了合一父母線下課4800。花錢如流水,賺錢無無無。想當初姐也是一人身兼...
    玲萍閱讀 393評論 0 0
  • 開心一笑 提出問題 Map對象的簡單復制問題???? 解決問題 例一:map對象引用復制,只是簡單的引用,解決不了...
    架構師啟示錄閱讀 3,567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