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澤,叫老街比較拗口,叫古鎮則順口多了,為了系列文章標題的統一性,還是叫金澤老街吧。不過金澤古鎮是一個比較大的范圍,下一站我們要去的商榻老街就是屬于金澤管轄的,而我們走的則是金澤古鎮的中心,只是沿市河兩岸的二條街而已,因此也是屬于老街的范疇。
? ? ? ? 金澤,也是被上海市政府列為44處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老街,兩年前的國慶期間來過一次,是一個我非常喜歡、很對我胃口的老街,金澤的寧靜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此次將金澤計劃進去,一是因為同行的網友沒來過,二是也想舊地重游,重溫一下寧靜的金澤。
? ? ? ? 第一天的最后一站是趙屯的趙江灘路,為趕時間,我們直接趕赴并下榻在金澤的金溪路。到金澤時,因時間還早,天還沒暗下來,所以先瀏覽了老街的北面,也是二年前來金澤沒瀏覽過的地方。
? ? ? ? 金澤老街是沿市河兩岸而建的老街,東面是上塘街,西面是下塘街,一條金溪路和金溪路橋將金澤老街分為北區和南區。南區主要有浦慶橋、普濟橋、如意橋(祖師橋)、放生橋、迎祥橋、陳家倉庫和陳家碼頭、成善坊、金澤工藝社、總管廟和頤浩禪寺。很可惜的是陳家倉庫、成善坊和工藝社都不對外開放。據工藝社的門衛說,工藝社是一家私人的用于工藝品和古玩收藏的宅院,占地八十畝,從其畫在門口的示意圖看,里面很可能是江南園林式的宅院,不開放真的是可惜了。上塘街的最南端還有一塊篆刻家錢君陶題寫的“金澤古橋甲天下”的石碑。
? ? ? ? 頤浩是南宋相國呂頤浩的名字,呂頤浩在金澤建造了這棟住宅,后又將此宅捐獻出來,將住宅改成了寺廟,并將其命名為頤浩寺,這也是中國唯一用相國的名字命名的寺廟。寺內現有一顆南宋銀杏和不斷云青石,不斷云石也叫不同云石,因石身三面鐫刻不同的云朵而得名,迄今已有七百余年歷史,而那顆南宋銀杏也有七百余年了。
? ? ? ? 北區有天皇閣橋、塔匯橋、萬安橋、林老橋(關爺橋),而塔匯橋正是古時金澤老街的中心,很多商號都開在塔匯橋的周圍。
? ? ? ? 金澤老街不僅橋多,寺廟閣庵也多,古時“廟廟有橋、橋橋有廟”的諺語,描繪的就是這個場景,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的寺廟古橋都被毀了,而保存下來的寺廟古橋也就這么幾座了。
? ? ? ? 相比青浦的朱家角古鎮,我更喜歡青浦的金澤和下一個要去的目的地練塘,這兩個老街游人稀少,相比練塘,金澤的游人更少,因為練塘是陳云的故鄉,經常會有組團游客來參觀,所以金澤更安逸、寧靜、祥和,是一個人去發呆的好地方。我們去的那一天,趕巧正遇上雨天,游人更稀少,整個老街就我倆,雨水將街道沖刷的更干凈,空氣更清新。
? ? ? ? 相比喜歡安逸寧靜的老街的游客,金澤的商鋪老板卻是愁眉苦臉。一家小店,貨柜上放著一塊黑板,用粉筆寫了一段話,道出了商家的無奈,黑板上寫著:“歡迎游客來到金澤—沉睡的古鎮,讓我們一起把它慢慢喚醒,如果喚不醒,那古字上面要長草,長了草加下面的古就是苦。你們來了,把上面的草踩下去,下面還是古啊!坐船,我來免費講解古鎮悠久歷史”。小店經營著雜貨,如果游客需要,也可以簡單的炒幾個農家菜,還有一條游船,多種經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