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社群的一段小分享,刪減了一些,覺得有些東西很重要,分享給大家。我是現場直接打字分享的,如有錯別字沒改出來,擔待下。
正文區
今晚的分享相關學習領域的分享,是我早上起床,跟下午在高鐵上記錄下來的。
因為身邊沒有電腦,純手工打字,速度可能稍慢,大家勿怪。
首先,先分享第一個小節,關于素材。
01、素材
這個點的分享,是考慮到很多人寫完之后的寫作困難。
不在寫作班后,大多數會遇到兩個問題:沒素材寫,以及懶得寫。
懶得寫,建議多出來走走,看看自己有多窮,給自己找找動力。
沒素材寫,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介紹四個最容易寫,最好寫的素材分類。
【第一】是你自己的故事和你聽過的,或者你身邊朋友的故事。
自己的故事=童年故事=個性故事等等.....
你聽過的,那可能就更多了。不是所有的人故事都值得寫,給你感觸的,用這些故事去寫,朋友的故事,也一樣。
一開始最容易去寫的,其實就是自己了解的故事,這個了解,要么是自己聽到的,要么是自己經歷的,這是最容易寫的。
【第二】是你的成長(學習)故事
這部分,你要沒事去做總結,比如,什么樣的總結呢?
寫了1萬字的收獲,5萬字的收獲;10萬字的收獲;認知上各種觀點的收獲等。
這個部分,寫的時候其實很好玩。
因為你會發現,在學習過程中,你其實在慢慢改變自己,但很多時候其實你并沒有意識到,總結和復盤的時候,往往也就能看到了。
所以,試著多去總結一些有意義的時刻。
比如:
沒學之前對寫作的理解,以及到時候結束后,你對寫作的理解。不再多,再于記錄和復盤本身。
字,不用寫太多,剛學寫作,不用死磕字數,一篇文章幾百字結束,也沒關系。
培養總結記錄的習慣,是為之后做準備。
【第三】生活故事的總結
我發現很多人沒有這塊的素材概念。
很多時候,大家真的不是找不到素材,而是不愿意去找素材,不愿意坐下來30分鐘,把素材的幾百字碼出來。
比如,看個電影,看個綜藝,你也要試著去寫寫。
寫作人,天生要有一個【發現素材】的眼睛。
可能很多人知道,前一段時間我在看一個綜藝《心動的信號》,一個少女心爆棚的綜藝。
看這部綜藝,從開始看到看結束,我一共寫了5篇相關的文章出來。
比如,某天凌晨,我睡前還寫了一兩千字的雜記。
休閑的時候看個電影,有感覺嗎?能看到電影外的東西嗎?試著,寫出來。
綜藝?電影?書本?都可以寫的。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
你每天所見所聞?公司的收獲?生活中的感悟?
都可以寫。
下午,從上海到合肥,打車20分鐘,遇到一個有意思的司機,我寫了一篇大概2000字的雜記。
素材,就是產生于這里。
你見到的,所謂厲害的人,不見得真的厲害,他只是可能比你多一個【發現素材】以及【愿意記錄素材】的能力。
寫作難嗎?肯定難。但我認為,他的上升期要比職場的晉升容易得多,因為,寫作可以控制,是你自己可以主動去控制的。
這一周幾乎都在出差,都在忙著見人,但七七八八寫完和沒寫完的,也寫了好幾萬字,沒覺得自己多厲害,就是覺得自己比大家多一個能力【愿意記錄】【愿意發現】
想學寫作,素材你弄明白出處,就容易很多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特定的方法。
【第四】湯
安慰自己的文章,有時候要寫一寫,感不感動別人無所謂,感動自己,比較重要。
徐小平說:假如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做一番事業,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樂觀主義就會燃遍中國大地。他們都有一個我非常認同的觀點,絕大部分的優秀的創業者都是樂觀主義者。
一個人只有對生活,對所做的工作時刻保持激情,這種激情不需要外界擠藥膏一樣鼓勵,鞭策。而他們每天自己燃燒起來,自己嗨起來,經常用這種心態做事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太差。
他們的激情熱情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需要外界的刺激,這種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這個叫什么呢?
其實叫“自我燒燃”。
在商學院的課上,經常會提到。
兩年前,我就是沒事喜歡寫這些文章,據說,打動了很多作者,但真正打動的人,還是我自己。
雞湯,其實是給自己喝的。畢竟努力這件事情,不容易,有時候需要,自己給自己打點氣。
這是關于素材的四個建議。
以后,你不在魚苗了,不知道寫什么了,就來看看這個。
初學者也好,老手也好,都夠用了。
再來講講關于階段性定位。
02、每一個階段的定位和行為目標
你能弄懂這個,這一期魚苗班就沒白學。
基礎班大多數都是新手,群里還有其他階段。
我們分三個階段來講。
你在哪個階段,就看哪個階段的建議。
小白期:只寫不想練招式
同樣一個故事,有人可以脫口而出,隨手拈來;有人卻要花很長時間來整理描述。
前者是高手,后者是小白。
二者的差距在哪呢?其實就在個人【邏輯表達】以及【文字運用】的差距。
我再說一次。
免得大家走了彎路,還以為走得很順。
寫作人,一定要先扎馬步,馬步就是【邏輯表達】和【文字運用】。
作為小白,能干的事情不多,最重要的還是只寫不想練招式。
這里的【寫】其實就是多花點時間去練習,練習表達,練習文字運用。
這就是為啥我們要弄打卡,要有作業。再好的技巧,教給你,總歸是你要自己去練習的。
熟練度,決定了每個人的水平。
小白階段的寫,就兩步,記住就好了。不用想太多,想得越多,你離成功越遠。
第一步,練習樓上第一部分素材的四個建議。
第二,如果連路上素材都沒辦法找到,那你只能去找命題打卡來練習了。命題打卡,我們在小打卡里設置了兩個,之后如果需要,咨詢群里魚苗的管理組成員即可。
要么,你自己找素材。
要么,用我留給你的素材。
把表達練好,再進入第二個部分。
剛才說的是初級,如果寫得還不錯時,怎么辦?
再不停地去寫,已經不行了。沒有實操的50萬字和80萬字,區別已經不太大了。
中期,要有反饋。
所以中期,是對外的輸出。比如,你可以去創建一些平臺賬號,讓更多讀者,來閱讀你的作品。
粉絲數量、閱讀參數,就是你的反饋。
當然,這里你需要了解的是【平臺運營技巧】不要,隨便寫,瞎整。平臺運作有它的運營規則,寫之前,先花點時間了解它,然后再寫。
很多人到了終極這個階段,其實特別尷尬。
也寫了一些文章,但是沒人看,也沒人問津。
知道問題嗎?不知道。反正就是寫寫寫。
這樣是不行的。
你需要了解一個詞【運營】,平臺需要運營,自己這個單位體也需要運營。
在中級這個階段,很多人沒起步,就是因為你不懂運營。平臺的運營,有自己的規則。當你不去琢磨的時候,你就很吃虧。
比如,我可以一周漲5萬粉,你不行。漲粉,其實是技術問題。了解平臺運營規則,就是個技術活。
更新文章,不代表寫,是帶著運營一起做的。這下,別忘了。
還有,個人運營也很重要。
寫文章發朋友圈了嗎?
有混進一些寫作圈子嗎?
這是大家中期需要做的。當你寫的還不錯,已經能簡單寫一個邏輯清晰有點料的1-2千文時,如果你想掙點錢,或者掙很多時,就需要這么干。
很多人更平臺更了半年,連漲粉有哪些方法都不知道,這就很尷尬了,說明根本沒打算做好。
當然,半年更不到20篇的人更多,這種懶的問題,建議你多去找刺激,刺激一下自己的【奮斗細胞】。
?比如,像我這種,在電梯里都可以隨時敲字的人。
最后,是寫得不錯的那一種。
這種人在群里不多,寥寥幾個吧。
寫作度過了中級階段,之后要學的其實就是【個人品牌】的理解和打造。
你的名字,就是你對外的臉。
很多時候,其實別人并不知道你是誰,但提到名字,他知道,也就行了。
但,高級階段有一個最簡單的要求,這要求是關于寫作的。
如果你要跟寫作捆綁相關的知識名片,你得把寫作這個技能打磨好,得寫出真正的好文章來。
什么是好文章呢?
大概就是:
一篇好文章,像一只高飛的風箏。
風與線,張弛有度。
情與理,收放自如。
就像陸凱在文章里提到的,寫作跟吃飯一樣,他本來可以相互融入。
你能把飯寫成文章,把文章當成吃飯來寫,基本上可以做到收放自如。
寫出好文章的同時,你要去做兩個事情。
第一,要有自己的專業領域。
這里的專業領域,不是擅長領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你擅長的,未必是專業的。
就好比群里很多人可以說,你擅長寫作,但不能說,你寫作很專業。
專業,就是專業。業是領域,專,是專注、專一、唯一。
我們可以舉例佐證。
比如,劉潤老師是一個寫作人。
他的專業是:商業顧問
他把他的專業,用寫作來向眾人表達。
這就是所謂專業。
最后,是運營好自己的朋友圈。
這個點其實不僅僅是寫作的高手,我覺得所有人都要去做。
在你還沒有塑造一個成功的個人品牌時,朋友圈其實就是你對外展示的窗口。
我一般不發,特別Low的,因為容易掉粉。不發刷屏的,不發太負面的。
【有意識】地去經營。不亂搞。
所有“【】”里的字,大家要刻意去多看幾下,是關鍵字。
比如。
我曾經有次發朋友圈,就是回家睡覺,發完后被貓叔罵了。
貓叔說你朋友圈幾千人看,還有很多是大咖,可能是你未來的合作伙伴,當他看到你那么low的朋友圈時,會受到影響。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有意識地去發朋友圈。
不亂發,不隨便發,不要顯得很?low,不要刷屏。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再講講讀書。
03、關于讀書
寫作和讀書,感悟和寫作。
這些東西,是一體的,并非獨立。寫作人,最終都要要學會讀書。當然,現階段而言,你不會讀書,你讀書不感興趣,都沒有關系。
畢竟,階段還隔了好幾個臺階。
關于讀書,我有幾個建議。
分兩種人講吧。這樣更容易劃分一點。
第一,如果你未來真的想成為一個很牛逼的寫作人,或者靠寫作為生的話。
一開始故事類的書,多讀讀吧。因為對你來說,你大部分文章里面,都是故事。
比如我最近寫的10篇,80%都是故事。
我們需要故事去驗證我們所講的是否正確。另外就是,讀了特別多的故事,才更容易寫出好故事
我在給大家弄讀書清單時,參考過數百本書。所以,我們的書單,你放心讀。
基本上前期,就看那5本,夠用。你自己再補充一些你喜歡的寫作人和相關故事類書籍,即可。(還可以讀讀歷史)
差不多等你寫的很熟悉,輕松可以寫一篇文章,故事來時,再去更換書單。
之后要更換書單時,可以先廣泛涉獵。
啥意思呢?就是先別忙著【讀懂】先大概過一遍意思,看看,【適不適合】自己。
適合自己的,買回來慢慢讀。不適合自己的,不用費力去啃。
廣泛涉獵,是為了精讀某一類書。
精讀,是讓你慢慢從了解到專業的過程。
大部分的知識,可以說是90%以上的知識,其實書里都有。
這是我今年大量涉獵不同書籍后的感悟。
還有一種。
第二,如果寫作不是你的全部,你要做其他事情。
那我的建議是,你先要去學一個【速讀技巧】,先通讀大量的書籍。
因為你可能這個時候,并不知道,你真正擅長什么。而且,你以為你擅長的,未必是你真正擅長的。
所以,你要用通讀的方式,來確定一下,自己真的對哪些感興趣,找到你真正天賦領域。
很多東西靠努力是不行的。
就像有些人就不適合寫作。
可能學10年,寫得未必有別人1年好。
這個叫【天賦】
就像FPA性格色彩里的四色人格,不同顏色的人優勢不同。
定位要找準了,感興趣,并且愿意持續付出熱情太重要了。
畢竟人生,又不是靠這一小會兒。
下一部分,關于掙錢。
?04、專注
一個內心浮躁,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定不下性的人,是不可能做好一件事的。
我見過太多太多人,所以不得不再提醒下大家。
我們的學習其實是多項的,如果僅僅只學一樣東西,你是很難成才的。但學習的順序,其實很重要。
這里,分享一個故事。
琦琦(行動派創始人)早前認為英語這個技能很重要,所以她準備花時間去學英語。
實際上,這個技能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因此,她花時間去學習。
但效果不好。是老師不好嗎?不是,她花了幾萬直接報了好課程。
是琦琦學習力不行嗎?更不是。創辦行動派的人,怎么可能學習力差呢。
花了幾個月,英語學的一直不理想,所以琦琦沒有再認真學。
這個計劃,暫時擱置。
后來,兩年后行動派越做越大,海外聯盟也做了起來。
琦琦需要經常去國外,這時候她發現,她英語爛,其實是一個大坑。
為了不避免交流尷尬,琦琦又開始學英語,這個時候,她驚人的發現她一個月的學習效果,比之前幾個月的還要好。
原因是什么,我想大家其實都明白。
我們一輩子,要學很多很多東西。
但不代表,我一開始就要東學西學,實際上,我們都是學一個東西,當一個東西學到了一定的級別,就需要借助另外的知識打開它的深度學習。
就像我在樓上說的寫作的三個級別,初級,中級,高級。
初級學手藝,中級是運營,高級是品牌。
不同的層次,對應學習的內容不同,不用囫圇吞棗般全部吸入口中。
消化不了,而且花費時間。
把時間空出來,用到能產生效率的事情上,這件事情才能干成。
這就是【所謂專注】
專注不是只學一個,而是知道在什么時間點,學什么,把時間花在哪。
這是專注的核心。
有一點我得提示大家。
我們都是很普通的人,沒有什么背景,不可能跟心動的信號里的年輕人一樣,是含著金鑰匙長大,所以你得用好你的時間,并且在每一個階段都要做出一點點小成績,這個小成績就是“彩頭”,你有了彩頭,才能續命。
否則,你很快就因為沒有學習到具體的能力而迷茫,最后停止學習,再次成為普通人。
今天。就先講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