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赤子雄風》里的郭海華,多數人會一臉茫然,可他卻曾經是我那最執拗和敏感的青春期里一段不變的守候。父母對我們采取保守教育,我卻能一級不落的追完此劇,其中那種兇狠的執著可見一斑。記得最后一級不得善終,被忍耐多時的父母趕回房間,枯坐桌前,聽著從四鄰傳來熟悉的插曲和依稀的對白,那種抓心撓肝似的難受至今還歷歷在目。這種情況即使在今天,對于剛上一年級的我的女兒,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唯一的解釋是電視臺選擇假期播放,而不巧演到最后一級時學校開學了…
許多年以后,進入大學,一個宿舍7個人,不管性格脾氣如何迥異,一談起這部劇,特別是郭海華其人,好像是聽到了接頭暗號,人與人之間那道無形的墻立刻被打通,每個人都能參加討論,貢獻新的看法,可見每個人心中對青春和熱血的渴望都別無二致。
過了這么多年,除了知道是講三個警察的故事以外,具體演了什么,我已經統統想不起來了,三個人也只記住了郭海華的名字,此外,還記得一個高級警官叫方Sir,不知道為什么,每當看到他的臉,就覺得魯迅如果活著,就是這個樣兒。
因為這部青春劇,我當時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才能相交,成為好朋友。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膽小,虛榮,愛表現,貪圖小便宜,總覺得這種人不值得相與,好像交朋友就得找一個行為上無瑕疵,思想上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對我們最好的朋友,有時候也難免會拿起放大鏡看一看,求全責備一番,結果或許只落得一聲嘆息,或許干脆從此決裂。因為看不慣別人身上的某個缺點,本來最可能擦出火花,享受奇妙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卻從一開始就拒絕走進,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事,在我們身邊也是比比皆是,讓人不禁扼腕嘆息。
劇中的三個人,從小一起長大,雖然性格不同,卻彼此肝膽相照,不離不棄。故事演到最后,那個最渴望成功的鐘健,為了掩蓋罪行,失手殺死了自己的情同手足的兄弟蘇國利,放下槍的那一瞬,多少往日時光浮現,他不禁淚流滿面,然而天亮之后,他還是擦干眼淚,繼續走自己的假面人生,而我們最正直善良的熱血男兒郭海華,從此就立下誓言,終將鐘健送上法庭,最后鐘健悔悟而自殺。即使結局如此不堪,我們依然能感覺得到,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生活,即使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因為彼此相知和理解,對這份友情還是無怨無悔。
此刻我已經懂得,愛能遮掩一切的罪的道理。想一想我們生命中所出現的那些小伙伴們,他們在某一個時刻與我們相遇,一起走一段路,經歷同樣的憂傷和風雨,分開時揮一揮手說聲再見。也許有的相伴到老,有的卻再也不見,回過頭來想想他們,卻只剩下愛,信任,原諒,和祝福。
關于缺點,幾天前聽一個教育人士的觀點,果然又讓我耳目一新。他說,人們說起缺點總覺得不是一件好事。無須諱言,人人都有缺點,有的甚至是出生就有的,無法自主選擇的缺點,因而如何正確的認識和對待缺點顯得至關重要。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視角,把自己的缺點看成是特點,并積極發揮出他的作用,就一定能轉敗而勝,取得良好的結果。以龜免賽跑為例,烏龜的‘慢’是個缺點,但是伴隨而來的‘耐心和堅持’又是兔子所無法具備的特點,在比賽中,他規避了‘慢’這個缺點,發揮出耐心和堅持這個特點,從而一舉戰勝了免子。如果時光重來,再給兔子一次機會跟烏龜賽跑,誰將會是贏家?答案是——還是烏龜。因為他已經學會了這種思維方式,發令槍響,當兔子目不斜視的拼命往山下跑時,烏龜悠閑自在的蜷縮進自己的龜殼,直直的從山上滾下來,當兔子終于氣喘吁吁地跑到終點,聰明的烏龜已經在那兒睡了一大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