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是在學兒童繪畫 因為他想像孩子那樣純粹的探求世界那樣去畫畫,他覺得這樣才有創造性吧。我不知道怎么就想起那句“有的人用童年來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br>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第二張如果不是出自畢加索,它也不會有這么高的價值,甚至高于第一張。藝術的價值本就不是片面的,它真正的價值在于這來自一個技術超群的大師感悟了漫長人生后所釋放的本性,是藝術也是心性的返璞歸真。如果這兩張畫時間順序反過來,也許就不是大師了,正所謂“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畢加索15歲到92歲的自畫像,成為他壯觀的陣列式作品,也是他藝術不斷變化的記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畢加索生活里的珍貴照片
天才總是夾帶著幽默、風趣和對生活的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晚年教孩子,也從孩子身上學習藝術靈性的畢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