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科普一下馬太效應,如果早就知道,自動劃至下一段~
馬太效應來自圣經《新約·馬太福音》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通俗來說,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與之類似的,還有冪律分布。
(知之為知之,不知問度娘)
既然知道了這一定律,當然不能順著這條定律一路走到底。
積累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但卻是走向成功必要的階段。根據馬太效應,我們就是要把自己擁有的累積出更多。
首先,自我認知很重要,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要是你一心一條道走到黑,撞了南墻也不回頭,那就只能對你的執著比較衷心的欽佩。
自我剖析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無論是從過往的血淚教訓中分析,還是用各種測試分析自我(當然,測試也要專業的),甚至是在excel中列出各種數據,進行分析,總之,自我剖析這種事,無論動用了什么方法,咨詢了多少大神,最終的步驟,還得自己根據親身體驗去總結。
分析完了,就要拿出不見黃河心不死的倔強,集中自己的所有資源,專注地積累。
注意力是現代都市中的一項缺失品質,鋪天蓋地的信息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把一件事堅持下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可以靠意志力強制把注意力放在這件事情上,但是,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消耗過大,也會出現反彈的現象。
所以,找到自己的內在動機很重要,如果每天都想第二天還有很繁重的任務在面前,估計十個鬧鐘也沒辦法叫醒美夢中的你。
之前看過一種時間安排法,先在日程表中填好自己的玩樂時間,再安排剩下的事情。
如果不能被夢想叫醒,那被party叫醒其實也不錯。
同時,效率很重要,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一件事情,就像你們都聽過80%的成就由20%的時間完成。
然后呢?
當然是心懷美好的愿望,想象著在積累的過程中,同時帶上皮皮蝦,走上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