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是一個在封建時代長大的孩子,為何稱她孩子,老小老小,越老越像小孩子,她雖然一輩子都待在那個小地方,不曾見過世面,但她從未看低過自己,從不服輸。
活在那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期導致我親愛的外婆看起來有些摳門,不太喜歡分享,但對自己有恩的,和自己的親人,她從來都是掏心掏肺。她獨立自主,從不喜歡麻煩別人,她內心的小自尊從不允許她對其他人示弱。
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于是我的外婆從來都是讓人忽略的那一個,就是因為她從來不發脾氣,從來不示弱。
我見到外婆的日子并不多,不過是間隔兩三年回一次老家團年,我和我媽,挨著外婆一起睡,我們三個總是湊在一張床上聊天聊到深夜。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幾個年輕人圍坐著打牌娛樂,她就坐在桌旁一言不發的看著,我們聊天講笑話,她也跟著笑,她笑起來咯咯咯的,很是可愛。打牌打到很晚,她也守著我們到很晚,催她去睡覺,她搖頭說不困,但總會在下一秒就進入瞌睡狀態,讓人哭笑不得,拿她沒辦法。
不論什么事,外婆總有自己的想法,好像沒什么她不懂,沒有什么她不會,要說她是一頭倔牛,那再合適不過了。
她直到走的那一刻,也從沒說過痛,掛在嘴邊的總是,我沒事,我不痛,不用回來看我,你們別管我,我會照顧自己,你一定要好好上學,多吃點你太瘦了,想買什么就買,有什么想吃的跟外婆說,好好照顧你媽媽,不要掛著我。然后,我走了……再見。
親眼看著她生命一點點流失,周圍的人都無法控制情緒,她卻好像在笑著,她或許想告訴我們她不痛讓我們不要擔心,但是她卻一個字也說不出。我的媽媽有點失聲的不停地叫著她的媽媽,而外婆用盡全身力氣也沒能發出一點聲音來回應她……只淡淡的一口口的往外吐氣……
一想到我的媽媽從此失去她的媽媽了,就這樣心酸。
封棺那天,媽媽很委屈的對我說:我再也見不到我的媽媽了。
我還能感受這個世界,而她已經不能了……
可能因為20歲是一個象征著成年的跨階段,所以一定要經歷些什么來告訴自己,你該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