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真如白駒過隙一樣,總感覺好像昨天才剛剛進入大學,但是驀然回首居然已經(jīng)進入大三的尾聲了。回顧自己這兩年半的大學生涯,比賽做了不少,得獎的不多,活動晚會參加了不少,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多,倒是學習這件事,持之以恒,兢兢業(yè)業(yè)地過來了,甚至認真程度比起高中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大一可能因為大家都沒太從瘋狂的高三暑假里緩過來,誤打誤撞拿了個國獎。大二被各種競賽論文大神趕超,但是裸分仍然排在年級第二。雖然每次考完各種大學里的大考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時總是覺得自己不夠認真,如果要跟清北復交的學生比,估計也是小巫見大巫。不過我雖然實踐技能沒有滿點,但我還有紙上談兵的理論技能呀,所以接下來這篇文章就淺薄地列出一些tips,結(jié)合我個人的實踐經(jīng)驗,來給還沒有步入大學尾聲的你,一點點淺薄的幫助。
1、良好的自控力
我們時常羨慕那些學神學霸,為什么就可以一天連續(xù)坐在自習室里,學習8-10個小時甚至更長——這當然離不開霸霸們極強的自控力。自控力不僅來自于先天的遺傳性基因,也可以通過后天鍛煉。這一段就簡述一個自控力的鍛煉與維持方法
(1)給自己制造幾個需要自控力的情境
通過觀察自己的生活,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如果學習的時候手機就放在我的書邊,我可能稍有懈怠就把手機拿起來了。但是如果我把手機放在我看不見的地方,比如書包里,即使我一伸手進去還是可以拿到,但是我拿手機的頻率明顯小多了。所以,從我的自身情況出發(fā)來看,把手機放在目光可及的地方,不去玩手機需要更多的自控力。斯坦福大學的教授麥克尼格爾在《自控力》這本書中提到,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是可以鍛煉的。所以平時不妨可以給自己創(chuàng)造幾個情境,在需要自控力去學習的時候,仍然把手機放在旁邊,堅持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不看手機,當自己想看手機的時候,利用意志力去做做斗爭,循序漸進,自控力的肌肉就會慢慢強健起來。
(2)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飲食
在《自控力》這本書上,麥克尼格爾還提到,自控力是可以被消耗的,觸發(fā)和運用自控力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也就是說,自控力這塊肌肉像我們?nèi)砥渌募∪庖粯樱瑫I,會困,所以只有保持了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才能將自控這件事情堅持下去,才能保持掌管自控力的肌肉不萎靡。所以老生常談的“吃好,睡好”在這里也仍然必要,熬夜或者因非醫(yī)囑原因而產(chǎn)生的少食都是不可取的,對保持良好的學習和自控力狀態(tài)都是極其有害的。
(3)勞逸結(jié)合
當你覺得自己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完全可以站起來輕松一下,去逛逛街,打打網(wǎng)球,吃吃甜品。仍然是自控力肌肉理論,肌肉既然有需要其緊繃的時候,也就有需要其放松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適當休息后的自己,會更加具備持續(xù)學習的動力和精氣神兒。所以在期末的時候,我通常會給自己設(shè)立一個目標和一個獎勵,比如如果今天早上從8點到12點都非常認真的學習了,那么中午就出學校去吃點好吃的。如果一周都學的很認真,那周天就去看場電影吧。一味地把自己的時間投入到學習當中,很有可能無法將其變成可持續(xù)的過程,造成抵觸心理,甚者還有可能危及健康。所以,勞逸結(jié)合吧,這個過程將會變得很愉快。
2、想一想你的長遠目標
當你早上起不來,或者在自習室待不下去的時候,可以試著去想一想你的長遠或者中長期目標。比如我的長遠目標是大四上的申請季可以申請到英美或者新加坡TOP級別的學校,當我早上起不來的時候,我就會在床上靜靜躺著,想一想我的目標們。接著我會開始想,如果我今天和以后都無法早起,我會喪失掉多少的學習時間?沒有這些時間,我就無法進行BBC聽力訓練和原版書閱讀寫作練習——沒有了這些練習,我將無法通過自學將雅思分數(shù)達到小分全部上7的標準——達不到這個標準,我就申不到心儀的學校或者心儀的專業(yè)。同樣的想法可以延伸到學校的績點,四六級等等。因為沒有抓住這些學習的時間,導致自己的目標沒有達成,聯(lián)想一下那樣的后果,想必會讓自己非常失望把?試著去如此這般地聯(lián)想一下,也就你就可以用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彈起來了。
另外關(guān)于早起這件事情,你可以想出一件你早上非常非常想做的事情,試著把它變成一種條件反射的現(xiàn)象,來讓你早上睜開眼睛以后,通過這件事情快速讓自己清醒起來。這件事情可以是聽一聽喜馬拉雅電臺里的雞湯或者雞血節(jié)目讓自己快速加滿斗志,可以是坐在寢室桌前化妝打扮,可以是打開你的手賬本開始裝飾一天的手賬,可以是發(fā)一條證明你今天早起了的打卡朋友圈,等等等等。
3、遠離寢室
寢室是滋生一切惰性和腐敗的溫床,所以在非必要的情況下,請盡可能地在寢室之外的地方活動。假如你今天不想學了,想休息一下,也最好不要在寢室里完成這項活動。你可以去附近的公園和商場逛逛,去看看畫展、音樂會和電影,去咖啡館看看書或者時興的美劇,去健身房和操場出出汗,諸如此類。但是不要進到寢室,癱倒在床,開始漫無止境地刷手機和看韓劇。總而言之就是盡量參加一些戶外的活動,而不是寢室。我經(jīng)常在寢室休息的時候,本來只想休息一會兒,但是就是磨磨蹭蹭磨磨蹭蹭,最后就荒廢了一個下午,是非常不可取的。但是在外活動,我就可以去到成都市區(qū)的各種我沒去過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交流,帶來的沒有學習而產(chǎn)生的負罪感,也會小很多。
4、大腦的獎勵機制
我高中的時候剛開始數(shù)學并不好,但是沒有辦法學了理科,只好開始認認真真的學,認認真真的做錯題集。后來我慢慢發(fā)現(xiàn),只要認真的學,就算我沒有多么高超的數(shù)學邏輯,也照樣可以學好數(shù)學。這個學習的過程對我來說就慢慢變得猶如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在學習數(shù)學——獲得高分——更認真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莫大的快感,最后高考在數(shù)學上也取得了挺高的分數(shù)。后來讀了有關(guān)于大腦運作機制的書之后,知道了這是大腦的獎勵機制在作用。當大腦發(fā)現(xiàn)獲得獎勵的機會時,它就會釋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經(jīng)遞質(zhì)。多巴胺會告訴大腦其他的部分它們需要注意什么,怎樣才能讓貪婪的我們得手。這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激勵,我們發(fā)現(xiàn)了如何能得到快樂,而且為了獲得這種感覺得到更多努力。很多時候這種機制都被運用在游戲的設(shè)計上,但是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把這種獎勵機制應用在學習中呢?所以為了保持持續(xù)的學習熱情,如果激活這些多巴胺的釋放,非常重要。我認為的方法是,像高中的我一樣,當你覺得你不行,你要放棄的時候,先冷靜一下,告訴自己,先試一試,堅持到你的努力獲得一個小小的獎勵為止。這個獎勵不一定就是拿到一場考試的高分,也可以是攻克了一道數(shù)學難題,或者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經(jīng)濟學原理我多看幾遍還是能懂能記住的呀?”,再配合以相應的心理暗示,“原來我也是很棒的,我也是可以通過努力成為很厲害的人的”,這個時候觸動了那根獎勵的神經(jīng),你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始尋求得到更多獎勵的機會——也就是不斷地學習。
5、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們從小到大應該也都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個現(xiàn)象,百分之八十的情況下,成績好這個事情,都是能在一個團體里表現(xiàn)出來的。幾個特別努力的人,通常都能帶動一個班集體。上了大學也是如此,如果你覺得自己無心學習,自控力不足。可以試著去勾搭一下班里的學霸,和他們一起學習。當他們在一旁奮筆疾書的時候,你還好意思玩手機嗎?又或者就算你想聊天,但是學霸在學習,你好意思打斷人家嗎?諸如此類。如果和學霸實在是不熟,你可以不找學霸,可以找你志同道合的死黨,制定一個生死條約,或者父子局之類的東西——大家在一起學習,把手機拿出來放桌上,誰先動手機誰是兒子,誰中午請吃飯。當然這種東西也要有個度,像上文所說的那樣,自控力這個東西你不去用勞逸結(jié)合去平衡他,反而會消失殆盡,還搞得自己心情不好,精神緊張。
另外適當?shù)呐时仁墙^對必要的,經(jīng)常和身邊的優(yōu)秀的同學們交流,聊聊天,看看他們都在干什么,都已經(jīng)達成了什么樣的目標,以此來激勵自己,“天啊人家都干了XXXX了,我卻仍然一事無成”。和充滿正能量的同學聊天也會讓你自己變得積極向上,想要變得更好。當然,這個度仍然要把控好,否則會有一種競爭者之間互相窺探的嫌疑。
6、打鉤的快感
如果你在一天結(jié)束時候的入睡前,對第二天自己要干些什么,有一個宏圖大業(yè)。不如將這個宏圖大業(yè)寫下來,在前面加上方框,第二天把這張紙貼在自習室桌上,按部就班的完成,再打上勾。相信我,當你勞累了一天,但發(fā)現(xiàn)這張紙上的框框都已經(jīng)被打滿了勾,你的愉悅感和滿足感會大大超過你的疲累感。如果你完成的事情非常重大以及繁復,你大可以將其曬在你的朋友圈或者微博上。但是切記不要提前展示未完成的任務,我曾經(jīng)看到一個心理學的理論,并深以為然。提前展示你的宏圖大業(yè),會給你造成一種你已經(jīng)完成了的錯覺,從而減弱你的斗志,尤其是當別人夸你“好厲害呀,目標都好高呢”的時候。如果情況不太好,身邊的人甚至還有可能挖苦你,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以上只是一個大三學生實踐了兩年半,看了一些書以后的淺薄見解,如果與你的情況有不合之處,還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