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每出臺一個與人口相關的政策,麻麻們就會說:別想騙我生二胎。
90后說:我連婚都不想結了。
00后說:凍卵和代孕有一天必將合法,有錢就可以當爹。
新時代的女性發聲:買房比結婚重要,房子比較讓我有安全感。
盡管如此,二胎時代還是已經來臨了。
2017年,中國的出生嬰兒是1723萬名,比2016年少63萬。
2017年是2000年以來生育的第二高峰期,因為開放2孩政策,而2017年的出生率里,大部分都是二胎。
如今,全國人大提議“放開三胎”,引起輿論一片嘩然。
在這里,我無意討論:為什么她們不愿意生孩子這個社會性問題。是否政策放開,就會出現人口的大幅度增長,我們可以從一些人口理論略窺一二。
人口理論來源于《知乎鹽系列:中國的人口和城市》。
1、每個國家在人均GDP較低的時期,由于公共衛生系統逐漸完善,必定會經歷從高生育高死亡到高生育低死亡的階段。在此階段,人口上升很快,是非常正常的。
2、影響真實生育行為的最重要變量是女性的教育水平。另外有研究也發現,影響第二大的變量是幼兒的死亡率。在去除了每個國家的固定效應后,一個國家的年輕女性教育水平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變動,決定了該國80%的生育率變動。
3、有沒有計劃生育,生育率都會下降;讓生二胎還是一胎,生育率一樣下降;生育率從來不聽從人的意志,它就是在下降。
綜上所述,已經非常明白了,其實人口政策放開三胎,對于人口的增加而言,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中國,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斷提高,并且會一直提高;幼兒死亡率則會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下降。從這個結論來看,出生率持續下降已經成為必然。
計劃生育政策,其實并沒有起到我們想象中那么巨大的作用,以此類推,以開放三胎的形式,促進人口增長也不見得有效。
再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的情況。日本已經進入了超老齡社會,以此相對應的是低生育率,日本為了提高生育率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勵措施,而效果非常有限。
調整人口政策根本不可能抑制老齡化社會的發展。
既然如此,還有必要放開三胎嗎?答案是沒有必要。
之前的獨生子女政策,對于減少人口而言,效果簡直微乎其微,浪費了很多錢,鬧出了很多問題,還沒達到預期目標。
放開三胎政策對于增加人口而言,作用也非常有限。
然而,放開三胎有可能會產生什么問題呢?
其一,女性在就業過程中的受歧視程度將加深。
從前用人單位愿意接受生過一個孩子的;現在愿意接受生完兩個孩子的,將來呢?
用人單位招聘一位女性,需要冒“更大的風險”、付出更多的成本,這肯定不是單位愿意承受的。
其二,人口性別比的不可逆轉性。
之前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調。這個問題本身已經無法逆轉?,F在放開三胎,而最有可能繼續生三胎的人群,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會很高,也就意味著,男女比例失調的情況將將加劇。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以來,想生且能生的,都已經生了。不想生的,確實放開三胎也不會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