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又被欺負了,這一次是錢被搶了。
1
這已經是他這學期第3次中午沒吃上飯了。
搶表弟錢的那群熊孩子中,帶頭的是兩個6年級的學生。
兩小屁孩兒身體長得也不算結實,就是脾氣有點橫,橫著橫著地倒也收了10來個小弟,最小的有不到7歲的一年級學生,最大的也就是同班同學。
這群小屁孩兒,晃著晃著倒居然還成了那學校里的第一天團。他們的口號是,看誰不順眼,就弄誰!
不幸地,表弟作為家里活潑機靈,能說會跳的小鬼頭,成了第一天團的不順眼之一。也怪弟弟平常話太多,一天,他在教室里八卦了一句“他們早晚還不是要被人收拾的”。說完不久,他就被堵在了放學路上,給人家收拾了。
不過第一天團也沒有打人,就10來個人一下子把表弟團團圍住,帶頭大哥拎緊了他胸前衣服,眼神緊促,先往地上狠狠地吐了一嗓子的口水,再口頭教育了一頓表弟,順便掏走了表弟褲袋里準備買辣條的1塊錢。
2
回家之后,表弟的一聲不吭引起了他媽媽的注意。一問之下,才知道表弟是被嚇呆了。再細問,她媽媽,也就是我二姨,知道這群欺負表弟的小屁孩兒孩子是已經上過無數次班主任老師政治課的,家長也是被請到學校接受過教育。
二姨覺得那就算了,還特別語重心長地對表弟說“反正人家也沒打到你,你自己注意點,離這他們遠點,聽到沒?”
過了兩周,表弟的午飯錢,又第一天團的“關照”下,上交給第一天團了。
二姨當然很是心疼自己兒子餓了一頓肚子,趕緊煮好晚飯給奉上。
“跟老師說沒有?”
“說了。”
“老師怎么說?”
“把他們叫到辦公室了,但他們一直說沒有拿我錢,還一直說,不信的話,搜他們身!”
“哦,那錢肯定早就被他們拿去用了。你下次把錢放在你同學那里,學聰明點嘛!這回也就算了。”
再說回昨天,表弟回來,又是悶悶不樂,問他是不是錢又被第一天團搶了,他點了點頭。
我想,再怎么,這一回,也要去找學校老師,請對方家長了吧。
可誰知,老師管不了就算了,家長也是愛管不管。
二姨呢,又是一副認命了的樣兒,攤著手,
“那還能怎么辦,總不能我們家長去欺負小娃娃吧!”
“這要傳出去,不被人家笑死,算了,算了。”
“等你長大了,他們也懂事了,就不會這樣了。”
“再不行,這群小屁孩再大點,就有法律可以管了啊!再忍忍。”
3
我也不知道,二姨她是吃什么長大的,這么能忍!
可家長這么能忍,就能幫助孩子躲過校園暴力么?
不-可-能!
近說,我也是看著表弟這活潑機靈的勁兒,在一天天地消失呀。
孩子受到委屈時,迫切地想得到親人的鼓舞與正義,這無可厚非。可父母采取的卻是一種“你認命”的態度,我敢說,這孩子以后還會被欺負,并且會被欺負得越來越慘。
網上說的校園暴力,什么拳腳相加傷痕累累,脫光衣服被拍裸照,被扯頭發磕頭道歉,甚至是被逼得跳樓自殺,這些情節并不遙遠,還是請那么能忍的家長們先熟悉熟悉吧,說不定能找到破解的方法,屆時還能救孩子一命。
再說,這種通過無數事實讓孩子接收的“認命吧”的觀念,會迅速地滲透到他們的世界觀中,無論是以后學習工作上,待人接物還是婚姻生活都會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孩子還能滿足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嗎?
做-夢-吧!
4
當然,對于第一天團的存在,我也表示深深的“佩服”。
這以后,必是做大事的人哪!
他們其中肯定不乏,日后常與司法機關打交道的人,說不定某些人還能“一舉成名”!
忍了許多年的家長們,也不千萬不要立刻地明顯地拍手叫絕。說不定哪,就有些翻舊賬的人,來埋怨你們“小時候,你們這些被他們欺負了的孩子爹媽,能在那時給點教訓給熊孩子們,現在熊孩子們也許就不會如此地成為負面的耀眼的存在了。”
你還別信,現在想天天都頂著圣母光環的人,可多著呢!
當然,更多的熊孩子們,成為了下一批熊孩子或者被熊孩子欺負的孩爹媽。
可誰也說不準,幾十年后,他們是不是也在為著不能為了孩子強出頭而奮力忍著呢。
畢竟,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
你要還不了的話,不是還有你兒子女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