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登上箭峪嶺》
? ? ? ? 三年前,應該是四五月份吧,下班剛進家門,妻子突然興沖沖向我提出要去爬山,我有點詫異,當時的第一感覺是妻子在天方夜譚。因為她的身體本來偏弱,又加上年輕時候氨芐遲發性過敏,可以說是從死亡線上走了一趟。好多年了,她總是這里不舒服,那里不對勁,爬幾層樓也費勁。現在居然提出要去爬山,怎么能不遲疑,但我還是相信她性格中的堅強。
? ? ? ? 同學告訴妻子說,她們醫院門診黨主任,也是年輕時候留下了心肌受損的陳年老毛病。堅持爬山8年后,老黨的心臟功能得到完全恢復,走在山路上,比年輕人那可要利索多了,甚至根本就趕不上。受老黨成功經驗的觸動,妻子一時興奮,執意要去爬山,雖然不能完全想象是什么情況,但我還是附和著同意了。
? ? ? ? 于是,我們一邊進行適應性練習,一邊準備必要裝備。為了能夠跟上團隊登山的節奏,首先決定去南五臺進行一次預熱。兩個人一路相互鼓勵,沿著臺階,一步一個腳印往上走。看到妻子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實在心疼呀。我和她商量,也是給她一點寬慰,說:我們慢慢走,走到哪兒算哪兒,不要太過強求自己。雖然她很累很累,但一直咬牙默默堅持著,一步一步艱難往上走。實際上她就是這樣的人,只要認定了的事情,即便困難再大,也一定會堅持下去,從不服輸。
? ? ? ? 南五臺,顧名思義,一座山有五個臺。那天大概走到第三臺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妻子突然一下子感覺輕松了,一下子豁然開朗了,胸口不再憋悶了,呼吸順暢了,登山步伐輕快了。自此,我們加快節奏,一徑爬上最高的第五臺,躍上了山頂。這次預熱,遠遠超乎預期,我對妻子爬山變得自信滿滿,不再將信將疑了。
? ? ? ? 南五臺之行,取得超乎尋常的好效果,雖然周身肌肉酸疼了好幾天,但妻子她依然熱情不減。緊接著,過了一周,經同學引薦,我們跟隨渭南黨主任帶領的登山團隊,去藍田灞源青坪村,準備攀登海拔2400多米的箭峪嶺。這對我們來說,挑戰無疑很大。同學甚至說,這是“殺驢”之行,考驗你是不是適合爬山運動。
? ? ? ? 能夠登上箭峪嶺,才應該是我們真正意義上進入登山者隊伍,不免心里有些犯難。但一見到黨隊長本人,我們不約而同、疑慮頓消,心里踏實了許多。老黨人很灑脫,性格豪爽,有俠義之氣,爬山經歷豐富,經驗多,又很善于講故事,所以對此次箭峪嶺之行,我們非常期待。
? ? ? ? 早飯后,一行十多個人,做好準備,背上行囊,順著山谷羊腸小道,一路走去。由于剛下過一場大雨,我們鋪路搭橋,不停要穿越河流溪水,忽左忽右、忽快忽慢、又說又笑,雖然很累,但感覺還是不錯。特別是走進樹林以后,豐富的負氧離子,清涼涌動的溪水,婆娑著的樹影,還有嘩啦啦的流水聲,清脆的鳥叫聲,風兒搖動樹葉的沙沙聲,竟然是那樣一種由衷的愜意,好一派秦嶺山谷協奏曲,無法讓人不享受。更因為隊友們的不斷鼓勵,老黨為了照顧我們這些新人,也有意多安排了幾次休息,爬山的過程居然還可以這樣的舒心。
? ? ? ? 即便這樣,我們兩個在后半程還是掉隊了。特別走到灞河源頭,最后登頂的那一段,山路崎嶇,坡度很大,我們足足被甩下了一個小時的路程。妻子更是異常艱難,走兩步歇三步,呼吸調整不過來,氣息根本沉不下去,但她始終不放棄、不退缺、不懊悔。
? ? ? ? 終于登頂了,隊友們歡呼雀躍,似乎比我們自己更興奮、更激動、更喜悅。五月初的山頂,高山杜鵑零零落落,尚未完全開放。我一時興起,鉆進樹林拍攝從未見過的高山杜鵑花去了。等我回來,大家吃飽喝足,也休息好了,就要下山。我只好抓緊時間環視一周,看看箭峪嶺的真實面貌。
? ? ? ? 說是登頂,其實是登上一個埡口,一片高山草甸。埡口左側還安放了一個由7塊石板拼搭而成的袖珍廟宇,為的是保佑每一個過往行人,安全翻越山峰。老黨甚至還點了一根香煙,敬獻在廟前的一塊石頭上,也許這就是一種敬畏之心吧。廟門兩側寫有一副對聯:廟小神通大,天高日月長。往里看,小廟原來供奉的是“觀音大士”,這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 ? ? ? 從埡口北望,山花搖曳,云霧繚繞,距離山頂(俗稱三角架),大概還有一小時的路程。因為灌木叢生,不容易通過,大部分登山者,都在埡口止步休息,或穿越,或原路返回,在此完成攀登箭峪嶺的夙愿。
? ? ? ? 雖然有南五臺的爬山之旅,但此次妻子能夠成功登頂,依然是我沒有完全想到的。我并不是不看好她,而是連續四、五個小時的山路,強度又很大,畢竟初開始嘗試登山,又是兩千多米的海拔,有所顧慮也是正常。經過這次考驗,我對妻子的堅強毅力又有新的感受。
? ? ? ? 隨后,2016年,隨團隊4次登上箭峪嶺,每一次感受都會有所不同。妻子登山的狀態越來越好,登頂的欲望也十分強烈。如果哪次我們相約去青坪,因故沒能夠登頂,總感覺有些不滿足,甚至遺憾。
? ? ? ?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我們居然愛上了爬山運動,不到周末,就開始策劃下次爬山的方向、路線,認真規劃行程,真是不亦樂乎。在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基礎上,2017年,我們兩個開始獨自行動,大部分在長安附近的石砭峪、大峪、小峪、庫峪、扯袍峪、黃峪、灃峪等幾條峪道活動。去石砭峪最多,其中大瓢溝、小瓢溝,溝道很多很多,一年下來也不一定能走完。今年7月,我們又做了特別安排,去了一趟青坪,時隔一年多,再一次登上箭峪嶺,感覺依然是那么的愜意,本文所配發的圖片,就是這次登頂時特意拍攝的。
? ? ? ? 經過三年時間的登山歷練,妻子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長期的日光性皮炎得到根本好轉,不怕曬太陽了,身上的贅肉也消減了不少。最可喜的是,經過體檢驗證,她的心臟得到很好恢復,原來已經增厚的心肌恢復了,原來已經毛糙的血管壁光滑了,過去一般90次左右的心跳次數明顯減少了,似乎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在發展。多年不見的老同學,都說她的精神狀態好了許多,健康在向她招手,我當然也非常有成就感。為此欣然賦詩一首:
《登山》
何言登攀難,青山只等閑。
綠樹清素影,溪水歌聲甜。
不必贊美景,只須得康健。
今日摘白云,明朝問藍天。
? ? ? ?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一次單程旅行,是一次生命色彩的綻放,是一次遺憾藝術的生動體現。人生是什么,其實誰也說不清,能說清了,也就不是人生了。人生是確定的,生而必須走向死亡;人生是不確定的,總會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因此,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碰到問題、不斷制造問題、不斷解決問題、又不斷面臨新問題的充滿快樂、苦悶、憂愁、愉悅的過程。爬山如人生,爬山的過程是辛勞而艱難的,但是我們從中卻獲得了難得的健康和快樂。也許人生就是這樣,會有高山、會有險灘、會有荊棘、會有暗流、會有高原、會有深谷、會有陽光、會有陰霾、會有風雨、會有冰霜,但只要我們堅強地走下去,總會收獲屬于自己的那份愜意、那份安逸、那份快樂、那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