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天地陰陽之數就是這從一到十的十個數字,卻可以為我們推演出天下的所有道理。孔子說:易到底做了些什么呢?開物成務!如此而已。
開物,就是事物的發生,成務,就是事物的結束。易道覆蓋了這從發生到結束的全過程。所以說,圣人利用易道的幫助,可以讓天下萬物各依天性、暢通發展,并且成就它本來既定的目標,掃除過程中的一切疑慮.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兇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此哉?古之聦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所以我們說,蓍草的性質是圓滑而神奇的,卦的性質是方正而智慧的。所謂圓滑就是每次求算,總是占出不同的卦,如同圓球的可以滾動;所謂方正就是卦的結論又總是明確而肯定,如同方體的靜止不動。
而每一卦的六個爻辭,更是細致地告訴我們每一步的強弱消漲、進退吉兇。圣人正是通過易道來洗滌內心的疑慮,探索世界的法則,而又把這一切總結成規律收藏于心。
圣人用他的這些知識與民同患難,預測未來的吉兇決定進退,進一步總結過往的經驗。這就是伏羲、文王這些聰明、睿智、神武、善良的先賢們為我們做的。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探明宇宙運行的道理,考察萬民的具體實情,領導著他們充分運用這些宇宙規律。圣人就是這樣去除疑慮、防患于未然,以易道的神奇來彰顯圣人的善良品德。
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閉合而使其得以生長的我們叫做坤,如同大地、如同子宮;開啟以利于發生的我們稱之為乾,如同天空,如同精子。一開一合,一陰一陽交相感應的是變;生生不息、往來無窮的就是通。
可以直觀感受的是具象,有具體形狀的是器具,從現實的具象抽象出規律,進而制造出可以使用的器具,就是我們將來可以因循的法則。如果這些法則,可以指導我們進進出出的所有行為,而萬民又都接受并使用的就是神奇。
第十一章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易道從原始的太極出發,首先伸展為一維的左右兩極,進而覆蓋二維的四象,最后成為三維的八個卦限,這就是八卦,八卦代表了一個三維空間的具體事物,所以有了吉兇之分,清楚了吉兇,自然可以選擇順應這吉兇,從而可以壯大自己的既定事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可以彰顯抽象規則的具象我們稱之為法象,最大的法象就是天地;陰陽交替、往來不窮的我們稱之為變通,最大的變通就是四季的更替;最大最清楚的具象就是太陽和月亮;而最為崇高的就是王者的九五尊位。
搜求天下可以使用的物品,并把它們用到應該用到的地方,建立能夠成就天下萬物的器具,用以成就天下萬物的利益,唯獨圣人能夠做到這些。
探索求取那幽深難見、隱晦難懂的道理,不論有多深奧、多遙遠。以此確定事物的進退吉兇,由此成就生活在這生生不息世界的人們,唯獨蓍草可以做到這些。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兇,所以斷也。
所以說,上天生出神龜、蓍草、河圖、洛書這些神物,就是讓我們通過它們找到通行于這個世界的法則;我們仿效天地的變化,以將人類的活動適應這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我們仔細觀測天上的日、月、群星的運動和變化,這運動和變化所抽象出的宇宙規律,更是告訴我們任意一個變化將會達成的或吉利、或兇險的結果。
易經所展示的是強、弱、消、漲這四種狀況;所告訴我們的就是卦辭、爻辭里的進、退、吉、兇的斷然的結論。
易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孔子說:佑是幫助的意思。上天愿意幫助的是那些順從了上天制定的客觀規律的人;人愿意幫助的是那些值得信賴的人。
如果我們每一個行為都那么值得信賴,心中念念不忘的又是順從上天,而且還尊敬、推崇也能一樣如此“有信思順”的賢明君子,那么就是普天之下都在幫助自己,還有什么事情會不能成功的呢?
第十二章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孔子說:文字寫不盡所有的話語,話語不能表達出所有的思想。那么圣人的思想我們就無法看到了嗎?
孔子說:圣人就是用可以表達抽象的具象來表達他的思想,通過卦表達他的感情,通過系辭表達他要說的話,然后通過順應規律而采取的適宜的變化,以達到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再宣傳推廣充分發揮易道的神奇。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乾坤是易道的根本,乾坤陰陽的交錯排列,易道就存在于這不同的排列中,如果乾坤不存在,則我們就無法看到易道。如果不是這些彰顯變化的易道,乾坤陰陽也就沒有生命力了。
所以超越具象的抽象我們稱之為道,從抽象再回到具象的就是我們制造的器具。根據不同的具體情形做出的調整就是變,調整到恰到好處、方便推行的就是通。再把所有的這些推廣給萬民,讓他們去應用的就叫事業。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
所以圣人研究清楚一個道理,他會擬定一個具象來恰當表達它,這個就稱之為象;圣人觀察天下的某個運動,總結出變化規律,于是就以系辭的方式告訴了我們運動結果,讓我們根據結果的吉兇采取相應的行動,這個就稱之為爻。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窮極了天下所有深邃道理的就是這一個個卦象,鼓動了天下一切進退行為的就是這卦辭爻辭。根據具體情形做調整就是變,在一件件具體事物上推廣就是通。
神奇而清楚地表達,使得易道得以變通推廣的,是我們每一個個人。依照易道而行,默默地成就萬事萬物,這就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品德,有了這樣的德行,我們不再需要更多的言語,自然會獲得萬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