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我們飛越千山萬水,我們跨過大江南北,一顆顆星星從全國各地聚集廣州南沙,因為網校,因為心理學人共同的夢想,我們在廣州南沙相聚我們用如火的熱情點燃夢想。三天的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而過;三天的時間,又是那么漫長——我們從過去走向未來,穿越時光幾十年,橫跨空間千萬里。我們用三天的時間規整了自己的心理空間,我們用三天時間,進行了一場心理升級。我們用三天時間,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心理成長。
? ? ? ? ? ? 成長第一天——發酵
在本會團體心理成長工作坊,一群渴望心理成長和心理升級的小渡們,在導師韋志中的帶領下,以體驗者和學習者的身份加入,只為成為新的自己,做真正的心理成長和升級。
在導師對本會團體和心理成長做了講解之后,又對本次工作坊做了設置,全體成員都對設置口頭簽約——不錄音錄像,不在工作坊之外談論任何人和事。
在問題呈現階段,韋老師先讓所有學員圍成一圈,選代表講自己最想解決的問題。然后將學員分成“創傷組”、“關系組”、“規劃組”、“情緒組”、“婚姻組”、“自我成長組”七個小組,每個成員自主選擇小組參與,并講自己的故事。然后由小組推選兩名最需要成長的學員作為“研究生”被保送去導師班學習。在研究生導師班的學員每個人說出自己的成長問題后,大家根據他們的述說選擇站在他們身后做他們的粉絲。粉絲人數最少的研究生就最早被淘汰,然后粉絲重新站隊,直到選出六個研究生。
整個問題選擇呈現環節過程,團體成員都參與了自己的問題澄清,團隊問題選擇環節,真正達到了全員參與,全員做主的效果。不得不嘆服老師的科學設計和民主自主理念的滲透。
面對問題的過程中,導師一再強調體驗、發現。研究生們在一輪又一輪的體驗、敘事、澄清、發現的過程中,慢慢發酵,不斷從本會團體的四面鏡子中看到自己,認識自己。同時在導師的點撥下再次覺察、反思和領悟。臺上的研究生在發酵、生長,臺下的所有參與者也在用文字講述自己的故事,澄清自己的問題,努力體驗和發現新的自己。
導師一再提醒,慢下來,慢慢讓問題發酵,慢慢體察自己,不著急問題的解決,正如做饅頭的過程,我們首先要給充足的時間讓面團發酵,我們每一個團體成員,都是一個需要長長的等待好好發酵的面團。
? ? ? ? ? 成長第二天——上火蒸饃
經過一天一夜的發酵,第二天上午又是一番敘事——你有什么新的覺察和發現或是體會?導師終于發現發酵成功,時機成熟,可以上火蒸饃了。于是,最最精彩的時刻到來了——《成長路上的馬蹄聲》
在研究生15分鐘《成長路上的馬蹄聲》的故事敘述之后,團體成員被分成詩歌組、繪畫組、音樂舞蹈組和心理劇組進行即興創作15分鐘,然后每個組登臺表演。聽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表達曾經體驗,改寫文化基因。在場的每一個成員都被放在蒸籠中,加了火開始蒸饃。
詩歌、繪畫、舞蹈、心理劇,用不同的手段,從不同的角度,一次次撞擊著每一個人的心靈。現場的每一個成員哭著、笑著、相互擁抱,相互支持,用心靈溫暖心靈。尤其是舞蹈和心理劇以特有的舞臺效果戳中淚點,直擊人心。是啊,誰的成長不是在淚水中進行的?誰的成長又不是心靈的真摯碰撞?
為了確保蒸好每一個饅頭,導師又來一個心理刮痧技術——我的穴位圖,每一個人都梳理自己的穴位,找痛點,自己進行按摩。
詩歌? ? ? ? ? ? ? 清明節.馬蹄聲
載著喜遷歡聲笑語的馬車
伴隨著嘚嘚的馬蹄聲
爸爸媽媽、兄弟姐妹
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故鄉,只留下了八歲的我、
癱瘓的奶奶、滄桑的爺爺
嘚嘚的馬蹄聲
還有那黑漆漆的夜
弱小的我,
為奶奶端屎端尿,
為爺爺洗衣做飯
孤單的我,
想著爸爸媽媽
念著兄弟姐妹
無助的我
被鄰家兄弟一次次捉弄
被同學一次次欺凌……
在黑漆漆的夜里
那嘚嘚馬蹄聲
一次次在夢里想起
淚水一次次打濕枕巾
媽媽,你在哪里?
在我最無助的時候
你在哪里呀?我的媽媽
幸好,在這最艱難的時刻
有一束光照到了瑟瑟發抖的我
溫暖著我,引領著我
我拼了命的追著那道光 奔跑著、奔跑著,
不敢有絲毫的停頓
最終,我也成了一束光……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無法擺脫的依然是那
嘚嘚的馬蹄聲
又到清明,媽媽,我想你
可是,我再次聽到了那嘚嘚的馬蹄聲
媽媽,媽媽, 你可曾知道那嘚嘚馬蹄聲
帶給我的傷痛和恐懼?
媽媽,你可曾知道?你可曾知道?
你可曾知道?我親愛的媽媽
媽媽,你可曾知道?
媽媽,今天,
當我試圖和你和解的時候
你可曾理解我曾經的痛和傷?
媽媽,你可曾愿意和我一起
聆聽那嘚嘚馬蹄聲
媽媽,媽媽,我親愛的媽媽
你可曾愿意將我摟在你的懷里
安撫我?
媽媽,媽媽,我天堂里的媽媽
你可曾愿意?我最親愛的媽媽
我最最親愛的媽媽呀
天堂里的媽媽
? ? ? ? ? 2021年4月4日? ? ? 廣州南沙
成長第三天——脫變
新的一天,又是一輪研究生敘事。但是老師發現面團發酵不好——有的成員還是打不開。這就不適合上火,所以尊重當下,放棄上鍋,繼續發酵。于是,每一個人都開始創作《我的故事》九宮格繪畫,然后進行以面帶點的小組分享和以點帶面的個人分享。
下午,在工作坊接近尾聲時,團體成員詩歌創作、分享《致未來》,在優美的旋律中,每一位小組成員告別過去,暢想未來。然后由導師牽著六位研究生的手繞圈三周,慢慢的所有的學員都在場內繞圈走動,最后大家依依話別。
帶著滿滿的收獲,對未來無限美好的遐想,還有小伙伴們最美的祝愿,大家離開了美麗的南沙,期盼下一次的升級和成長。